中国的大型水力发电厂,比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主要依赖水轮发电机组提供巨大的电力输出。这些发电厂使用多台大型同步发电机,为全国电网供电。
水轮发电机组通过将水的位能转换为机械能,然后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这一过程中,水轮机驱动发电机中的线圈(发电机转子)在磁场中旋转,从而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产生电流。
发电机中的转子与定子之间产生旋转磁场,这一磁场与线圈中的导线相互作用,线圈在其中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力生产方式使得水轮发电机组能够输出稳定的交流电。
水轮发电机组输出的是交流电。水轮发电机组输出的交流电是正弦波形。这种正弦波形的交流电意味着其提供的电压和电流是随着时间以正弦关系变化的。正弦波信号在长距离电力传输中的效率较高。
大部分的水轮发电设备设计为输出三相交流电,这是因为三相电力系统在功率传送和电压稳定性方面具有优越性。三相电特别适合大规模远距离电力传输和分配,通常由三条导线组成,每条导线对应一个相位,它们相对于彼此有120度的电角度差。电力传输系统这种设计在高压输电塔上被标准化,以支持大规模输电和确保电力的高效传递。并且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大型基础设施中。
在发电厂和各大站点间,变压器用于升压和降压。升压变压器将发电机所产生的中等电压电能转换为高电压电能,以适合远距离输电,而接收端的降压变压器则将电压降低到适合分配和消费者使用的水平。通常由三根相线和一根零线构成,有时还包括一根接地线。这种配置提供了平衡的电力负载和更高的电能传输效率。厂房中的大型电动机和电热设备经常依赖于三相供电。电力公司通过变压器调整电压,将高电压转换为用户可适用的220V供电。
在中国,三相电的线电压通常为380伏,而相电压为220伏。线电压是指任何两条相线之间的电压,而相电压是其中任意一条相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
中国的市电标称电压为220V的 正弦波交流电,这是指有效值(RMS),而不是峰值电压。有效值电压是交流电的一个特性,表示其功效与某一固定直流电压相等。由于交流电的波形为正弦波,其峰值电压大约为311V,这可以通过公式
计算得出。
正弦波是交流电的一种理想波形,具有平滑且周期性的特性。中国市电为正弦波,这意味着电压随时间的变化为正弦函数,使其适用于绝大多数电力设备和电子器件。这一标准确保了电力在全国范围内的一致性和设备的兼容性,有助于设备在各种环境下的可靠性运行。
中国使用的是50赫兹(Hz)的电网频率,这一频率对电力设备的设计至关重要。与电压水平一样,频率的稳定性也影响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设定的电力分配标准确保220V和50Hz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种统一的标准有助于减少设备兼容性问题,尤其是在设备跨区域移动时。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家庭用电中使用的交流电电压通常在110伏至240伏之间,而频率则主要是50赫兹和60赫兹这两种类型。北美大多数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通常使用110伏。在频率方面,大多数国家使用50赫兹的交流电,但一些北美国家例外,它们普遍采用60赫兹。欧洲大部分国家采用230-240伏电压和50赫兹频率的标准。非洲国家多采用与欧洲相似的标准,如230伏特和50赫兹。亚洲国家的电压标准不尽相同。日本是个典型的例外,该国使用的110伏和频率为50赫兹或60赫兹,具体则取决于地理位置。澳大利亚通常使用230伏和50赫兹,这与其长期以来接受的电压标准一致。在中国,220伏和50赫兹是常用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