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第六章内容及第三章内容。
如题1:2017年10月

如题2:第三章内容

如题3:2019年10月 第六章内容

分析
挺生的。题3,是上月刚复习过的内容,详见系统结构考点之PM2I单级网络
基本知识
什么是并行主存
能并行的读出多个cpu字的单体多字、多体单字、多体多字交叉访问主存系统。这里的体就是指的存储体。字可以理解成存储单元。
交叉编址:编址的时候不是顺序放在同一个存储体中的,而是顺序放在不同的存储体中。如下图,模4的交叉编址的情况
几个重要概念及公式(考点)
频宽
B_m:存储体可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
单体公式:
B
m
=
W
T
B_m=\frac{W}{T}
Bm=TW,W指的字长,T指的是访问周期,包括了启动一个存储体时间和读取到总线
多体公式:
B
m
=
m
.
W
T
B_m=m.\frac{W}{T}
Bm=m.TW,m称为模,也就是多少个存储体或称m分体。
每个存储周期能访问到的平均字数
B = 1 − ( 1 − λ ) m λ , λ : B=\frac{1-(1-\lambda)^m}{\lambda},\lambda: B=λ1−(1−λ)m,λ: 表示访存队的存移概率。
解题:
题1
直接代入存储周期访问平均字数:
B
=
1
−
(
1
−
0.25
)
3
2
0.25
=
4
B=\frac{1-(1-0.25)^32}{0.25}=4
B=0.251−(1−0.25)32=4
还有一问是模16的时候,将32换成16 ,得到约等于3.96
说明:提高模数,对提高整体的频宽影响不大。模数变大工程复杂度会变高,成本也会变高实际性能可能更高
总结:所以m不宜过大。
题2
由题意可知;每个分体,可知是多分体的。存储周期2us,也就是T=2us;宽度w=4,实际只有理论频宽的0.6倍,实际是4MB/s;求m
代入频宽公式:B_m=mW/T=m4/2 =2m
B_m X 0.6=4
⇒
\Rightarrow
⇒ B_m=4/0.6
⇒
\Rightarrow
⇒ 2m=4/0.6
得到m$\geq$3.33,m要取2的模,所以m取4.
题3
冲突,读取数组行,列或对角线时,从系统结构考点之PM2I单级网络图中可以看到当读列时,处于同一个分体号时,就不能并行读取了,就会产生冲突。
解决冲突:多了一个存储体,行数据在下一行间隔一个存储体存放
m,在4X4基础上,往上找质数。m必为质数。书上写的太复杂了,不要记什么公式,记住这里的规律就可以了。
(1)第一问的,答案就是m=5
(2)可以在草稿纸上画出原图,然后比对着画出无冲突时候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