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运算放大器权威指南之核心电路理论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


尽量以章节为单位。时间异常宝贵为什么还要再返回去看模拟电路相关知识呢?为什么自己的志向和兴趣不在这上面,还要再看呢?因为自己工作原因,不承认也罢,自己这么多年来实际上做的工作就是硬件工程师的工作,尽管逐渐转移到了嵌入式研发上面了,但找工作时就会发现,大部分工作还是要求硬件的。只不过有的工作要求低些,有的工作要求高些。再说自己的事业也是来源于硬件,所以想来想去还是不能放下。

1. 几个物理定理

1_1 基尔霍夫电压定理

简单说就是串联回路中的电压降之和等于回路中的电压降之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 = V R 1 + V R 2 V = V_{R1} +V_{R2} V=VR1+VR2

1_1_1 并联电阻的计算

Req = (R1 × R2) / (R1 + R2)

1_1_2 串联电阻的计算

UR1=(R1/(R1+R2))*U总
UR2=(R2/(R1+R2))*U总

1_2 基尔霍夫电流定理

流入一个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这个节点的电流之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_3 分压器规则

所谓的分压器,就是自己常常犯晕的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一下分析这个电路的思路:主要是看下思考路径

  1. 流过R1,R2电流是相同的,并且V=I(R1+R2),这个不就是欧姆定律吗。
  2. V o V_o Vo,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理,很明显就是R_2 两端的电压,所以 V o = I R 2 V_o=IR2 Vo=IR2
  3. 两个等式相除 V o = V ∗ R 2 R 1 + R 2 V_o=V* \frac{R_2}{R_1+R_2} Vo=VR1+R2R2
    这个电路是没有负载情况,当输出电阻与负载电阻并联电阻,这样算也没有问题,但不能因为负载电阻大于输出电阻10倍时就放弃并联电阻阻值,这样会引起10%误差。

1_4 分流器规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考路径如下:

  1.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I = I_1 + I_2
  2. 根据欧姆定律 V = Vr1 = V r2 = I1R1 = I2R2(看后半段就可以 I1 = (R2 / R1)I2
  3. 代入1式,也就是第一步得出的公式, I = l 2 ( R 1 + R 2 R 1 ) I=l2(\frac{R_1+R_2}{R_1}) I=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guangod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