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算法应用分析与模型优化策略
1. 聚类算法概述
聚类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像最初人们认为的那样完美,存在诸多问题,一致性就是其中一个显著的问题。例如,K - Means 和 EM 聚类满足丰富性和尺度不变性,但不满足一致性,这使得对聚类进行测试几乎变得不可能,通常只能通过轶事和示例来进行分析。
2. 音乐分类示例
2.1 数据收集
音乐从 1100 年至今积累了海量数据,包括 MP3、CD、黑胶唱片和书面乐谱等。为了避免版权问题,我们仅使用专辑的公开信息,如艺术家、歌曲名称、流派(如果可用)以及其他可获取的特征。通过 Discogs.com 可以获取大量相关的 XML 数据。这里我们聚焦于爵士乐,因为它很难被精确分类。从 http://www.scaruffi.com/jazz/best100.html 下载了约 1200 张最佳爵士专辑的元数据(年份、艺术家、流派等),并使用 Discogs API 对这些信息进行注释,发现与爵士乐相关的独特风格有 128 种。
2.2 K - Means 数据分析
和 KNN 算法类似,我们需要确定一个最优的 K 值。假设我们要将所有唱片放在一个有 25 个插槽的架子上,就可以使用 K = 25 对数据进行聚类。以下是实现代码:
import csv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data = []
artists = []
years = []
with open('data/annotated_jazz_albums.csv', 'rb') as
聚类算法与模型优化策略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