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早期人工智能发展的困境
在20世纪60年代,几乎没人能预料到计算机视觉要达到人类水平的性能,需要50年的时间以及计算机算力提高百万倍。当时人们存在一种误解,认为编写计算机视觉程序很容易,这是因为像看、听和移动这些人类觉得简单的活动,实际上是经过数百万年进化才形成的。早期人工智能先驱们懊恼地发现,计算机视觉问题极难解决。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他们发现编程让计算机证明数学定理相对容易,因为计算机在逻辑方面比人类更出色。逻辑思维是进化后期才发展出来的能力,人类需要大量训练才能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而在大多数生存问题上,基于过往经验的归纳总结往往更有效。
20世纪70 - 80年代流行的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旨在利用一套规则解决如医疗诊断等问题。以早期的专家系统MYCIN为例,它用于识别导致脑膜炎等传染病的细菌。其开发者首先要从传染病专家那里收集事实和规则,从患者那里收集症状和病史,然后将这些信息输入系统计算机,最后编程让计算机进行逻辑推理。然而,开发者在收集专家的事实和规则时遇到困难,尤其是在复杂领域,优秀的诊断医生依靠的是基于经验的模式识别,难以将其编成规则。而且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因为新事实不断发现,旧规则会过时。此外,收集和输入患者信息也很耗时,导致MYCIN从未用于临床。虽然还有许多专家系统用于其他领域,但如今使用的很少。
早期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尝试了多种方法,但这些方法大多华而不实。他们不仅低估了现实问题的复杂性,提出的解决方案也难以扩展。例如,Douglas Lenat在1984年启动的“Cyc”项目,试图将常识编成规则,结果在实践中困难重重。
早期人工智能进展缓慢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的数字计算机非常原始,内存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0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