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乐谱建模与实现全解析
1. 乐谱基础概念
在音乐乐谱的构建中,有几个关键的基础概念。首先是时间线,它指示了节奏或节拍记号的规范或变化的发生。元素与位置的组合被称为事件,所以这里的元素并非单纯的节奏和节拍记号规范,而是这些规范与时间位置的组合。有两条时间线,分别表示节奏事件集和节拍记号事件集。
在乐谱中,通常有多种乐器参与,每种乐器一般有一个或多个乐谱线(声部),这体现了乐器的多样性,每个声部对应一种乐器。例如,可能有两支单簧管、四支法国号,甚至一架钢琴使用两条乐谱线。每种乐器类型与其参与的声部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为了适应这种复杂性,引入了乐器声部的概念,它引用某种乐器类型,并且有一组由特定乐器类型演奏的声部。在实际操作中,乐器到声部的分配具有灵活性。
2. 乐谱的类模型
将概念模型转换为 Python 类模型相对直接。主要的类包括 InstrumentVoice、Voice、EventSequence 等,它们与前面提到的概念模型元素相对应。类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的线条表示:虚线表示引用或指针关系,实心箭头表示一对多关系,白头箭头表示继承。整体上,类模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涉及乐器和声部的组织,另一部分涉及节奏和节拍记号事件的管理。前者更为复杂,后者主要涉及一些简单的继承和事件集合管理。
3. 声部和线条
声部是乐谱模型的核心概念,它包含基本的音乐内容(音符)以及音符的解释信息(力度和演奏法)。从架构上看,声部基于线条的概念,线条成为核心音乐概念。这种方法比简单地将音符内容添加到声部有很多优势,例如可以轻松指定音乐创意、重新定位或复制它们,还能实例化多个音乐创意并将它们交织在一起。
声部并不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