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兼具娱乐性与信息性的音乐可视化体验
1. 音乐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与挑战
在现代西方文化里,音乐无处不在,无论是餐厅、水疗中心、俱乐部,还是音乐会等场所,都能听到音乐的旋律。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通过 MP3 播放器和手机携带数千首歌曲。音乐不仅是现代文化的载体,还为人们提供了跨越文化界限的共享体验和知识空间。人们听音乐,既为了娱乐,也为了感受其带来的情感共鸣。
然而,对于聋人(D)、重听人(DN)和听力障碍者(HOH)来说,他们在音乐体验上存在诸多限制。主流听力文化中的音乐所带来的情感体验、集体文化和共享知识,他们往往难以触及。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聋人文化中没有音乐。聋人社区通过触摸或靠近声源感受强烈的低音,或是通过表面或空气中的振动来体验音乐。他们还能用手语做出有节奏的手势,创造出类似音乐的结构。但仍有部分聋人希望能接触到主流听力文化中的有声音乐。
对于听力障碍者而言,问题又有所不同。他们虽有一定的残余听力,但程度差异很大。由于听力损失或助听器的影响,他们听到的音乐常常失真或缺失某些元素,导致音乐体验混乱、不完整,甚至令人不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发了一款名为 MusicViz 的音乐可视化系统,旨在将听觉音乐转化为无需过多注意力就能感知的视觉线索。该系统的翻译算法基于一个心理模型,这个模型定义了翻译原则。
2. 音乐可视化的背景与问题
音乐可视化并非新鲜事物,多年来,它以艺术装置的形式存在,也出现在 iTunes™ 或 Windows Media Player™ 等商业音乐播放器中。艺术装置通常是艺术家对自己或他人音乐的抽象演绎,但制作这类作品需要制作和动画团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难以对每一首音乐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