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企业中协作业务流程的语义服务设计
1. 概念建模的演变与现状
概念建模多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数据库应用已成为大多数计算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用程序的开发、更改和集成由概念建模专家、计算机工程师或缺乏足够相关背景知识的人员完成。概念数据库模型在应用中无处不在,并且可能会与其他模型(如功能模型、分布与协作模型以及用户界面模型)相互干扰。
模型还依赖于其开发者和用户的文化与教育背景。通常,模型会遵循应用程序、基础设施、现有系统、理论和技术见解,以及成功应用或文献提供的参考模型。由于概念模型的基础不断变化,模型也在不断演变,否则很快就会过时。
应用程序通常以分离的形式启动,随后集成到新的应用中。对于众多共存模型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最多只能部分解决。此外,模型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抽象层次。近年来,建模面临着数据与结构分离以及派生或聚合数据集成的挑战,例如在流数据库、数据仓库和科学应用中。
如今,小规模概念建模已成为专家和受过教育的应用工程师的标准做法。大规模概念建模主要在处理大型复杂应用的公司中发展起来,它涵盖了结构模型、业务流程模型、应用程序之间以及与用户的交互模型、系统组件模型,以及抽象或派生模型(如数据仓库和 OLAP 应用)等多个方面。大规模概念建模通常由多个建模者和团队进行,还包括应用程序内的架构方面。同时,已开发模型的质量、配置和版本控制也成为了问题。
2. 互联企业协作业务流程的背景与需求
现代协作企业可被视为无边界组织,其流程会动态地与合作伙伴的流程进行转换和集成,从而实现协作业务流程的设计。采用语义网和面向服务的技术在这种分布式和异构环境中实现协作,有望带来显著的好处。
互联企业(IE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05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