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究竟存在于何处?
问题的提出
大多数拥有正常色觉的人都会认同,成熟的草莓是红色的,夏天的树叶是绿色的,天空是蓝色的。但红色和绿色真的是草莓和树叶的固有属性吗?草莓真的是红色,树叶真的是绿色吗?还是说这些颜色仅仅存在于观察者的脑海中呢?从17世纪早期开始就有专家对此发表看法,普遍认为颜色体验更具主观性,与其他感官体验类似,仅存在于拥有色觉系统的生物的意识中。色彩科学家认为,颜色不仅仅与物体的属性相关,而是光线与物体相互作用,在观察者的眼睛和大脑中引发反应的产物。要理解颜色的主观或客观本质,我们必须了解光线的特性、观察者的视觉系统以及物体本身的属性。
早在1623年,伽利略·伽利雷就在他出版的书中首次以书面形式表达了颜色(以及其他感官体验)仅存在于意识中的观点,他说:“我认为,就我们赋予这些属性的物体本身而言,味道、气味、颜色等等都只不过是一些名称而已,它们只存在于意识之中。” 近年来,史蒂文·平克也指出:“我们的大脑是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目的是解决对我们祖先来说生死攸关的问题,而不是为了与所谓的‘正确性’交流。” 这表明颜色感知的来源问题并非个例,所有的感官感知,包括嗅觉、味觉和听觉,都存在类似的情况。
光——颜色感知的首要原因
颜色感知离不开光。那么,光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数千年,至今仍没有一个科学上确凿的答案。几个世纪以来,光一直被交替描述为由波或粒子组成。艾萨克·牛顿的观点支持了光的粒子说,直到托马斯·杨的双缝实验出现,才使光的描述又回到了波动说。麦克斯韦引入的电磁辐射(EMR)理论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点。然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又将光描述为能量包,即光子。如今,大多数专家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无论光被描述成哪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13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