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色彩的奥秘与象征
1. 古代色彩文化溯源
在中国古代,莱和齐两国以某种植物的生产而闻名,用这种植物染色的丝绸价格昂贵,染色过程也需要相当高的技艺。儒家学者嘲笑这种颜色,认为它是奢侈和轻浮的象征,而且孔子来自鲁国,鲁国长期与莱、齐两国为敌。此外,紫色与道教相关,这可能也是其遭贬低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种仅在中国出现的颜料——明亮的蓝紫色,它是一种人造硅酸钡铜,在汉朝(公元220年)末年之前被广泛使用。1983年被重新发现后,如今被称为中国紫或汉紫,是秦始皇兵马俑中最常见的颜色之一,但目前尚不清楚在秦朝之前是否就已生产人造硅酸钡铜颜料。
2. 宗教与色彩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道士的日常服饰较为朴素,但在重大场合,如特殊葬礼仪式上,高级道士会穿着装饰华丽的长袍。而佛教是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在中世纪曾一度被禁止,与摩尼教、景教等其他外来宗教一同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吸收了许多中国文化元素,成为了中国佛教。
佛教僧侣的袈裟能将他们与官员区分开来,不同类型的佛教僧侣也可通过袈裟的差异来辨别。中世纪文本中常用“黑衣者”来称呼僧侣,提及僧侣和俗人时,佛教文本常用“缁白”一词。历史上的佛陀曾告诫追随者不要追求奢华生活,因此当僧侣们得到珍贵丝绸或废弃长袍时,他们会将其剪成小块,重新拼接,而不考虑图案,以遵循教义精神。在中世纪的中国,不同地区的僧侣通过袈裟颜色来识别,如江南地区为纯黑色,开封周边地区为棕色等。公元10世纪后,僧侣袈裟的颜色逐渐标准化,如今中国佛教僧侣通常穿着黑色或灰色的袈裟。
3. 彩虹颜色的记忆口诀
许多语言都有帮助记忆彩虹七种颜色顺序的口诀。英语中有“Richard -
中国色彩的文化象征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