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颜色命名与色彩科学先驱
一、颜色词汇的演变
颜色命名系统的演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自柏林和凯伊提出颜色命名系统的演变理论以来,出现了多种修正观点。
- 不同学者的观点
- 麦克劳里认为,柏林和凯伊的进化阶段反映了从基于亮度的命名系统向基于色调的系统的转变,文化在命名上的演变是由于从描述相似性转向描述差异。
- 希里洛指出,进化阶段可能还反映了从使用情境化名称到使用更抽象术语的转变。
- 范·布拉凯尔则认为,这些阶段反映了西方文化对本土命名行为的影响,是从各种可行的替代方案向西方颜色系统的转变。
- 非基本颜色术语的偏好
在无约束命名的研究中,无论是英语使用者还是其他语言的使用者,都更倾向于使用次要名称或修改后的基本术语来描述颜色,而非仅使用基本术语。例如,在对世界颜色调查调色板中C23颜色样本的命名上,英语单语者、韩英双语者(分别用英语和韩语命名)以及韩语单语者使用了丰富多样的基本和非基本颜色术语、复合词和修饰词,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 语言群体 | 使用的颜色术语及占比 |
|---|---|
| 英语单语者(n = 32) | 绿色(22%)、海泡绿(16%)、蓝绿色(13%)等 |
| 双语者用英语命名(n = 34) | 薄荷色(35%)、浅薄荷色(9%)、浅绿色(9%)等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