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与视觉外观知识解析
一、恒星视星等的修正
视星等本质上是衡量物体看起来有多亮的指标。不过,它包含了观测条件、观测地点以及观测者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恒星会因其温度不同而呈现出多种颜色。为了让视星等的测量对所有地球观测者都更具实用性,需要使其更具客观性。
具体做法是使用三个滤光片来测量恒星的星等,这三个滤光片分别覆盖标准波长范围,标记为 U、B 和 V。其中,V 代表视觉星等,覆盖 500 - 700 纳米的带宽,它取代了视星等。在测量过程中,会得到一条斜率为 2.5log₁₀(e)β(l) 且截距为 m₁(l) 的曲线,m₁(l) 是恒星在地球大气层顶部被测量时的星等。这个过程会针对 U、B 和 V 滤光带重复进行,从而获得经过大气吸收修正后的 U、B 和 V 星等。
二、视觉外观的定义与属性
视觉外观指的是物体在观察者眼中的样子。物体具有各种物理属性,其中光学属性通常与大小、纹理、形状等一起,对视觉感知最为重要。然而,最终影响视觉的是物体在观察者眼中呈现出的外观。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以及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将外观定义为通过视觉体验来识别物体的方面。ASTM 从心理物理学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外观的定义:“一种将视觉刺激的光谱和几何方面与其照明和观察环境相结合的感知。”
视觉外观作为一种视觉感受,具有一些特定属性,这些属性同样也是视觉感受,包括颜色、视觉纹理、光泽和透明度等。在 ASTM 的定义中,“光谱方面”指的是颜色,而其余方面(包括物体的感知形状、大小等)通常被视为“几何方面”。观察者通过这些视觉感受获取有关环境的信息,并构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能够与环境和其他个体进行交互。
恒星视星等与视觉外观研究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