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特征的动态可重构产品线分析与设计
1. 引言
动态产品重新配置指的是在运行时对已部署的产品配置进行更改,例如动态添加、删除或修改产品功能,以及动态更改架构结构。这种动态重新配置在多个研究领域都有涉及,如自修复系统、上下文感知计算、软件组件部署和普适计算等。当检测到操作上下文发生变化时,可能会触发产品重新配置,以提供与上下文相关的服务或满足质量要求。
与静态配置的产品不同,动态可重构产品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 监控产品的当前情况(即操作上下文)。
- 考虑变更影响和可用资源,验证重新配置请求。
- 确定在重新配置期间处理当前活动服务的策略。
- 在保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执行动态重新配置。
目前文献中的动态重新配置方法主要集中在单个产品的重新配置、检测变化和触发重新配置的机制,以及在运行时正确重新配置产品的技术。然而,这些方法只考虑了单个产品的动态适应,而产品线工程需要处理一个产品族内的所有变化。
2. 特征导向
特征导向是分析产品线共性和可变性的有效方法,因为特征是支持产品线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沟通的有效“媒介”。自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在1990年首次引入面向特征的领域分析(FODA)以来,特征导向在工业界和学术界的产品线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特征建模是识别产品线中产品的外部可见特征,并将它们组织成特征模型的活动。特征可以是服务、操作、非功能特性和技术等。在特征模型中,不同产品之间的共同特征被建模为强制特征,而不同特征可以是可选特征或替代特征。特征图通过三种关系(组成、泛化/特化和实现)来组织识别的特征,并且组合规则补充了特征模型的相互依赖和互斥关系,以约束可选或替代特征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30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