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与网络安全综合指南
1. 网络安全中的用户心理与防范策略
网络安全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还与用户的心理和行为密切相关。以海兔的习性为例,当受到厌恶刺激时,其习惯化反应会减弱,需要重新开始习惯化过程。在网络环境中,用户也会经历类似的心理过程。比如,用户在遭遇一次钓鱼攻击后可能会提高警惕,但随着时间推移,又会逐渐习惯,容易再次陷入钓鱼陷阱。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基于心理过程的防范措施:
- 感知层面 :对完全限定域名进行加粗处理,或者对不匹配的内容进行颜色编码,以引起用户的注意。
- 行为层面 :对邮件客户端进行编程,延迟用户点击链接的时间,确保用户进行认知评估;如果客户端检测到用户对特定发件人产生习惯化,就闪烁警报以提醒用户。
2. 运营安全 - 用户与系统的关键要点
2.1 用户相关的安全问题
许多用户在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疏忽。例如,很多人会下载免费的看似无害的软件,却因此感染了特洛伊木马。此外,一些用户在面对操作系统提供的详细访问控制反馈时,往往不会给予足够的关注。
2.2 系统运营中的安全核心原则
在系统或网络运营中,确保安全是核心原则。然而,安全常常被视为一种阻碍,给快速、便捷地访问应用程序和服务带来了障碍。组织通常有两种运营策略:一种是从安全基础出发构建运营策略;另一种是将安全作为事后考虑的因素。显然,前者对于获得实际的安全保障更为关键。
计算机和网络支持运营主要支持安全三元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同时,为了降低成本,组织往往会向虚拟化和云计算方向发展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