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zz的理解:DK Effect,就是井底之蛙。这里有个启发,就是人的认知提升,有4个阶段,愚昧区、崩溃区、成长区、智慧区。也分别对应4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自己刚刚过了崩溃区,还在成长。
一、定义
邓克效应思维模型(Dunning-Kruger Effect)是指在能力或知识领域中,那些能力欠缺或知识储备不足的人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而那些真正有能力、知识渊博的人反而可能会低估自己的能力。这种认知偏差使得人们在自我评估时,难以准确判断自己的真实水平,导致在决策、学习和成长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
二、由来
邓克效应最早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邓宁(David Dunning)和贾斯廷·克鲁格(Justin Kruger)在1999年提出。他们在一系列实验研究中发现,人们在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时,表现较差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而表现较好的人则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为“邓宁 - 克鲁格效应”,简称“邓克效应”。
三、发展
- 心理学领域的深入研究
自提出后,邓克效应在心理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研究者们进一步探索了这种认知偏差产生的原因,发现它与个体的元认知能力(即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调节能力)密切相关。能力欠缺的人往往缺乏准确的元认知能力,无法客观地评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而能力强的人则更清楚自己知识的边界和局限性,所以更容易低估自己。 - 跨学科领域的拓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