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相互作用的定量分析
1. 应用问题
分子系统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组成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化学相互作用主要分为两类:共价相互作用和非共价相互作用。
- 共价相互作用 :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化学键。当两个原子靠近时,带正电的原子核会吸引带负电的外层电子,若吸引力足够克服原子核间的排斥力,就会形成化学键,代表着电子被两个原子核平等吸引的能量平衡状态。多个共价相互作用会形成分子,通常用球(原子)和棍(共价键)来表示。
- 非共价相互作用 :不涉及电子共享,可理解为临时和永久部分电荷间的弱静电相互作用。它是分子内折叠和分子间结合的驱动力,结合能通常在1 - 15 kcal/mol,比共价相互作用小1 - 2个数量级,提取和表征更为复杂。非共价相互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氢键 :在生物系统中普遍存在,将氢与电负性原子(如氧、氮、氟、碳)连接起来,可在同一分子内或不同分子间发生。
- 范德华力 :具有纯粹的量子力学性质,原子核周围电子的不断运动使原子变成波动的多极子,临时电荷会使相邻的带相反电荷的原子相互吸引,形成弱能量的稳定键。多个范德华力的累积效应可能会强烈影响大分子系统的整体结构。
- 空间排斥力 :短程相互作用,当两个原子相互靠近时,由于过多电子占据同一空间(泡利原理)而产生。其定位对化学设计任务很重要,因为它指示了不能接收额外电子的空间区域。
目前,有两个基于电子密度的标量场被用于分析:
- 带符号的电子密度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5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