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浪漫主义及其超越:崇高自然、哥特城堡与浪漫社会主义乌托邦
1. 浪漫主义时代的崇高探索
在浪漫主义时代,对崇高的探索成为了重要的美学追求。画家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和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在他们的画作中描绘了诸如风暴和山脉等崇高场景。但究竟什么是崇高呢?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在《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 A Philosophical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 )中提出,美学不应仅仅局限于令人愉悦的事物。在古典思维中,美学关注的是基于比例、规则和完美的美,而伯克则引入了崇高这一范畴。崇高并非立即令人愉悦,相反,它会引发恐惧、痛苦、敬畏和恐怖,但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处于安全距离或这并非真实时,又会从中获得愉悦。
伯克认为,恐怖是崇高的主导原则。崇高引发的情感是惊愕,即灵魂的所有运动都暂停,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恐惧。他指出,不确定性和缺乏清晰的知识会产生恐怖。夜晚或黄昏等隐喻和图像常常被用来创造恐怖和崇高的感觉,因为当我们对危险的全貌一无所知时,恐惧会更加强烈。
崇高不仅与丑陋和畸形有关,最终还与无形、缺乏形式或至少缺乏清晰的形式相关。伯克还提到了弥尔顿对撒旦的描绘,诗中模糊的形象、自然和绘画中黑暗、混乱、不确定的图像,比那些更清晰和确定的图像更能激发强烈的情感。宗教中也会唤起崇高的形象来暗示神圣的威严和敬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