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接触传导与摩托车CFD分析研究
热接触传导实验研究
在金属加工等领域,热接触传导(TCC)是一个关键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对于高速钢(HSS)和低碳钢(MS)的接触情况。以下是对TCC相关实验研究的详细介绍。
表面粗糙度对TCC的影响
实验观察到,TCC会随着表面光洁度的提升而增加。并且,在较低负载下,TCC随表面光洁度的百分比增加更为显著,这表明在低负载时材料的变形较小。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实验数据直观地看到,不同压力(如0.3MPa、0.5MPa、0.8MPa)下,TCC与平均粗糙度(Ra)之间存在特定的变化关系。
温度对TCC的影响
通过改变试样的热输入来改变平均界面温度,进而评估TCC。不过,由于实验限制,平均界面温度范围较低(35 - 40°C)。实验结果显示,TCC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表面变形的改变导致实际接触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TCC。但在当前温度范围内,温度对TCC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大约每升高1°C,TCC升高15%。
无量纲相关性
将TCC的结果以归一化形式(h∗ = hσ/mk)绘制,并与无量纲压力进行比较。分别与基于塑性变形理论的Mikic塑性模型(h∗ = 1.13(Pp)0.94)和基于弹性变形的Mikic弹性模型(h∗ = 1.55(Pe)0.94)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TCC的实验结果与塑性理论模型并不相符,与弹性模型的吻合度也不太理想,但比塑性模型更接近。由此可以推断,当前接触表面在负载下的变形既不是完全塑性也不是完全弹性的,而是弹塑性的。最终,对于HSS - MS接触的TCC结果可以用相关性公式h∗ = 0.004(Pe)0.302来表示,其R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