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特殊人群:机器人视觉与意图识别技术的创新融合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辅助机器人技术正逐渐成为提升特殊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力量。它为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受伤退伍军人提供了更高的独立性和更好的生活品质。然而,这项技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挑战。
辅助机器人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辅助机器人要与人类有效协作,必须具备感知场景和识别人类意图的能力。对于身体机能正常的人来说,通过身体动作和直接交流表达意图相对容易,但对于身体能力受限的人而言,这可能是一件困难甚至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如何准确推断他们的意图成为了关键问题。
当前,意图识别方法主要分为两类:
1. 通过观察用户的身体动作和环境进行意图识别 :在这种配置下,人类和机器人都可以对环境执行任务,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例如,使用传感器观察用户的身体动作来确定其意图。
2. 通过观察用户的环境进行意图识别 :人类与机器人交互,机器人再与环境交互。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不能直接对环境采取行动。
第一类方法主要针对身体健全的人群,旨在开发有效的社交互动机器人系统。而第二类方法对于处理残疾人的需求更为合适,但目前尚未得到充分探索。
计算机视觉与人类 - 机器人协作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身体能力有限人群的意图识别框架。该框架基于场景中的物体、可以对它们执行的动作以及过去的交互历史来确定和学习人类意图。它基于一种名为对象 - 动作意图网络的马尔可夫模型公式,这是一个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类 - 机器人协作系统的核心,能够减少与机器人沟通任务所需的交互。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3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