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元胞自动机实现旋转元件及通用异步细胞自动机研究
1. 研究背景与动机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级设备中的元件数量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超过$10^{12}$个。然而,单个元件波动的增加使得设备正确运行变得愈发困难,错误率和热噪声问题亟待解决。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容错架构成为了研究的关键方向,其中量子元胞自动机(Quantum Cellular Automata,QCA)被视为一种有潜力的解决方案。
2. 旋转元件(Rotary Element,RE)
旋转元件是由Morita引入的可逆逻辑模块,具有四个输入线${n, e, s, w}$、四个输出线${n’, e’, s’, w’}$以及一个旋转杆,旋转杆有水平和垂直两种状态。其工作规则如下:
- 当信号从与旋转杆平行的方向输入时,信号直接通过到对面的输出线,旋转杆状态不变。
- 当信号从与旋转杆垂直的方向输入时,信号右转并使旋转杆旋转$90^{\circ}$。
- 不允许同时在任意一对输入线上有信号。
旋转元件能够实现通用计算,任何可逆图灵机都可以通过无限数量的RE模块网络来实现,且整个网络中任何时候最多只有一个信号在移动,因此模块或线路中的延迟不会影响整个电路的正确运行,电路可以异步模式工作,无需中央时钟信号。
3.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
量子元胞自动机为晶体管范式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替代方案。一个QCA单元由四个量子点组成,其中两个可被电子占据。由于电子之间的库仑排斥作用,单元具有两种极化状态$P = \pm1$的双稳态配置。电子在单元内的量子点之间可以通过隧穿效应移动,但在标准QCA模型中,单元之间的电子隧穿是不允许的。单元状态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