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SI协议:
物理层 | RS232、V.35、RJ-45、FDDI | 物理连网媒介 |
数据链路层 | IEE802.3/.2、HDLC、PPP、ATM | 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间通信 |
网络层 | IP、ICMP、IGMP、IPX、ARP等 | 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
传输层 | TCP、UDP、SPX | 确保数据可靠、顺序、无错地从A点传输到B点 |
会话层 | RPC、SQL、NFS | 建立和维持网络中两节点通信,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能 |
表示层 | JPEG、ASCII、GIF、DES、MPEG | 管理数据的加密解密、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 |
应用层 | HTTP、Telnet、FTP、SMTP | 负责对软件提供接口使用程序能使用网络服务 |
二、TCP/IP协议分为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三、综合布线系统组成结构: 1 工作区子系统、2 水平子系统、3 管理子系统、4
垂直干线子系统、5 建筑群子系统、6 设备间子系统(汇聚、核心机房)。
1、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的设计
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跳线组成。它包括信息插座、
信息模块、网卡和连接所需的跳线,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I/O)
之间搭接,相当于电话配线系统中连接话机的用户线及话机终端部分。
RJ45头需求总量=n×4+n×4×15%(n为终端数)
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L—最远信息点距离,S—最近信息点距离,n—信息点数,0.55—备用系数
2、水平干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结构一般为星型结构与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区别:水平干线子系统总是在
一个楼层上,仅与信息插座、管理间连接。由 4 对 UTP(非屏蔽双绞线)
组成。也可以用屏蔽双绞线、光缆。
3、管理间子系统
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
连和互连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
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它是连
接垂直和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备,主要设备:配线架、HUB 和机柜、电
源。
4、垂直干线子系统
是整个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提供建筑物的干线电缆,负责连
接管理间子系统到设备间子系统的子系统,一般使用光缆或选用大对数
的非屏蔽双绞线。也提供建筑物垂直干线电缆的路由。通常是在两个单
元之间,特别是在位于中央结点的公共系统设备处提供多个线路设施。
由所有的布线电缆组成,或有导线和光缆及将此光缆连到其他地方的相
关支撑硬件组成。传输介质可能包括一幢多层建筑物的楼层之间垂直布
线的内部电缆,或从主要单元如计算机房设备和其他干线接线间来的电
缆。
5、楼宇(建筑群)子系统
实现建筑物之间的相互连接,介质:光缆,主干线和建筑群间使用光缆
6、设备间子系统
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
种设备互连起来。将中继线交叉连接处和布线交叉处与公共系统设备(如
PBX)连接起来。
四、AP在开放空间最大覆盖范围可达100~400米;
五、1000Base,千兆位以太网,有4种传输介质:
1、1000BASE-LX使用长波激光信号源;
2、1000BaseZX 操作在平常的单模式光纤链路上,跨度可达43.5英里(70 km,有些可达100km也是可能的)。
3、1000base-SX是单光纤1000Mbps基带传输系统。
4、1000BASE-CX对应于802.3z标准,采用的是150Ω平衡屏蔽双绞线(STP)。最大传输距离25米,使用9芯D型连接器连接电缆。适用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
5、1000BASE-T : 是最新的以太网技术 , 这项技术是设计用来在现有的 5 类铜线 , 这种目前被最广泛安装的 lan 结构上提供 1000mbps 的速度。
六、4G技术包括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能以100Mbps以上的速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