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住宅建筑需求响应框架解析
1. 家庭组件模型
在智能电网环境中,终端消费者可通过采用合适的需求响应计划,从电力公司获得更多激励,并节省年度电费。借助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消费者能轻松且积极地参与这些计划,还可改变用电模式以增加经济收益。此外,住宅建筑倾向于安装不同的储能技术,以避免停电并满足高峰时段的部分用电需求。部分消费者还会选择使用家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电网的依赖。因此,对不同家庭组件进行数学建模,对能源管理系统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1.1 非即时可调度需求(NINSDs)模型
NINSDs 是必要负载,会根据用户指令立即运行。其需求模式动态变化,主要取决于用户的可用性,用户在特定日期开启 NINSD 的时间具有高度随机性。为满足用户需求和舒适度,住宅建筑中所有 NINSD 的需求被汇总,视为一个功率消耗动态变化的单一负载。
1.2 即时可调度需求(INSDs)模型
定义可用 INSD 的集合为 A,不可调度需求(NINSDs 和 INSDs)的时间间隔集合为 I。INSD a 在任何不可调度需求间隔 i 的运行状态向量 $X_a$ 定义如下:
$X_a = [x_1^a, x_2^a, …, x_i^a, …, x_I^a] \quad \forall a \in A$
其中,A 表示住宅建筑中可用 INSD 的数量,I 表示一天内不可调度需求间隔的最大数量,$I = \lfloor 24 \times \frac{60}{DNS} \rfloor$,DNS 是用户指定的不可调度需求间隔的持续时间(分钟)。
当已知用户设定温度($T_{set}^a$)、制造商设定的允许公差范围($\D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4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