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高感知:原理、定义与维度解析
1. 音高概述
音高是声音的一个重要感知属性,它与音色和响度一样,是描述听觉单元的关键特征。音高并非由声音的单个组成部分的特性决定,而是由各分音之间的谐波关系所界定。例如,一个复杂声音的音高,取决于其分音之间的谐波关系,而非单个分音的频率。
音高在音乐和语音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语音中,音高轮廓决定了语句的语调;在音乐中,音高则定义了所演奏的旋律。如果能在一连串的音调中听到旋律,那么可以肯定音高起到了作用。实际上,音高被定义为创造旋律的声音属性。
2. 规律性与和谐性在音高感知中的作用
在声音感知中,规律性和和谐性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频谱规律性指声音的频谱成分在线性频率尺度上具有等间距的频率,它在听觉单元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和谐性意味着频谱成分的频率是基频的整数倍,它在音高的产生中发挥作用。
研究表明,将频谱成分整合为听觉单元和处理音高是不同的过程。和谐性而非规律性是音高感知的主要信息来源。换句话说,音高大致是和谐听觉单元的感知属性,由于许多声音并非和谐的,这意味着许多声音没有音高,例如大多数噪声信号就没有音高。具有非和谐分音的音调声音通常具有感知上不明确的音高,听起来“不和谐”“不协和”或“走调”。明显偏离规则模式的分音通常会被感知为单独的听觉单元。
3. 音高频率的计算
由于音高是一种感知属性,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通常,音高常与声音的频率相关联。一般可以让听众调整纯音的频率,使其音高与测试声音的音高相等,这个频率就可以定义为测试声音的音高频率。
然而,与音高出现相对应的信号属性不是频率,而是信号的“重复性”,周期性信号是自我重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80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