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中防推理交互的需求与协议
1. 查询回答协议
在信息交互过程中,对于客户端的查询请求,提供者需要遵循特定的规则来返回答案,以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具体规则如下:
- 如果条件 (4) 成立,那么将正确的真值 eval∗(Φi)(dbi−1) 返回给客户端 Ci 。
- 否则,返回其否定值 ¬eval∗(Φi)(dbi−1) ,即给出一个“谎言”。这是有基本引理支持的,在否定情况下,这个“谎言”能保持某种不变性。
- 将返回的句子插入到客户端 Ci 的日志中。
更正式地,提供者部分的协议可以总结为:
ans[Ci]i := if log[Ci]i−1 ∪{eval∗(Φi)(dbi−1)} ̸|= pot sec disj[Ci]
then eval∗(Φi)(dbi−1) else ¬eval∗(Φi)(dbi−1)
log[Ci]i := log[Ci]i−1 ∪{ans[Ci]i}
这里可以把 (dbi−1, log[Ci]i−1) 看作一种多实例化的实例。当客户端 Ci 发出查询请求 que(Φi) 时,提供者首先检查日志部分 log[Ci]i−1 是否已经蕴含了答案;若没有,则使用“真实”部分动态检查正确答案的适用性。若不适用,则通过在日志部分插入正确答案的否定来对查询句子进行“多实例化”。
信息系统防推理交互协议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