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实践与账户创建指南
1. 微服务架构概述
在传统的应用开发中,许多不同的功能通常被打包成一个单一的部署单元,即单体应用。同时,支持服务(如数据库和其他中间件服务)也会与应用部署在同一服务器上。虽然单体应用仍可部署到容器中,但容器架构的许多优势(如可扩展性和敏捷性)并不明显。
将单体应用拆分为多个容器具有诸多优点:
- 更高的硬件利用率 :较小的容器更容易适应可用的主机容量。
- 更轻松的扩展 :应用的部分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而无需扩展整个应用。
- 更便捷的升级 :开发人员可以更新应用的部分功能,而不会影响同一应用的其他部分。
2. 拆分应用的两种方式
2.1 基于层(层级)划分
开发人员通常根据功能与最终用户的接近程度以及与数据存储的距离,将应用划分为不同的层级。传统的三层架构包括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持久层。
这种逻辑架构通常对应于物理部署架构,其中表示层部署到Web服务器,业务层部署到应用服务器,持久层部署到数据库服务器。
将应用拆分为层级的好处包括:
- 技术专业化 :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应用的层级专注于特定的技术。
- 提供替代实现 :可以基于不同的技术提供替代的层级实现,例如为现有应用创建移动应用作为另一个前端。
当开发人员将单体应用拆分为层级时,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更改:
- 参数化连接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2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