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观测性与OpenTelemetry:历史、概念与发展
1. 可观测性概述
可观测性这一术语在软件行业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它所代表的概念和目标却早已存在。自计算机诞生之初,程序员们就一直在探寻一个问题:系统是否在按照预期运行?
对于部分人而言,可观测性意味着购买一个涵盖日志、指标和追踪的通用解决方案,然后配置一些现成的集成,便大功告成。这些工具可通过提供生成和收集遥测数据的机制,增强对软件行为的可见性。以下是一些可添加到系统中的遥测数据示例:
- 记录接收到的请求数量
- 事件发生时添加日志条目
- 记录机器当前的内存使用值
- 追踪从客户端到后端服务的请求
然而,生成高质量的遥测数据只是可观测性挑战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确保在分析过程中,不同类型遥测数据中发生的事件能够以有意义的方式关联起来。可观测性的目标是回答你可能对系统提出的问题,例如:
- 如果生产环境中出现问题,你有哪些证据来识别它?
- 为什么这个服务一分钟前还正常,现在却突然不堪重负?
- 如果客户端的特定条件触发了某个底层服务的异常,在客户或支持人员未联系你的情况下,你是否能够知晓?
可观测性旨在赋予构建和运行分布式应用程序的人员理解其代码在生产环境中运行行为的能力。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 理解云原生应用程序
- 审视向DevOps的转变
- 回顾可观测性的历史
- 了解OpenTelemetry的历史
- 理解OpenTelemetry的概念
在探讨可观测性的历史之前,了解软件行业的变革如何催生对可观测性的需求至关重要。让我们从向云的转
可观测性与OpenTelemetry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