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两个体数据间的配准,并且显示配准后的误差:
http://cn.mathworks.com/help/images/ref/imregister.html?requestedDomain=cn.mathworks.com
这里采用的图片是matlab子带的两张MR膝盖图,“knee1.dcm” 作为参考图像,"knee2.dcm"为浮动图像!
1
2
|
fixed = dicomread('knee1.dcm'); % 读参考图像fixed
moving = dicomread('knee2.dcm'); % 读浮动图像moving
|
可能接下来大家关注的问题就是这两幅图像到底有什么区别,这种区别又有多大的可视化程度,下面就为推荐两个比较好用的函数用于观测两幅图像的区别。
1
2
|
figure, imshowpair(moving, fixed, 'method');
title('Unregistered');
|
imshowpair函数就是指以成双成对的形式显示图片,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就是‘method’,他又4个选择
(1)‘falsecolor’ 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伪彩色的意思了,其实就是把两幅图像的差异用色彩来表示,这个是默认的参数。
(2)‘blend’ 这是一种混合透明处理类型,技术文档的翻译是alpha blending,大家自己理解吧。
(3)‘diff’ 这是用灰度信息来表示亮度图像之间的差异,这是对应‘falsecolor’的一种方式。
(4)参数‘monotage’可以理解成‘蒙太奇’,这是一种视频剪辑的艺术手法,其实在这里我们理解成拼接的方法就可以了。
为什么在这里罗里吧嗦的说这么多的显示呢,大家知道"人靠衣装,美靠...."(就不多说了吧),总之就是一个好的视觉效果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效果。

嗯嗯,这个就是蒙太奇的效果了,


这两个则分别是伪彩色,混合透明处理了,至于大家接受那个就要看自己的爱好了
说到了这里终于结束了这关没有意义的读图环节,请大家原谅我的无耻吧。
二,初始配准(粗配准)
初始配准就是大致的使图像对其,使其差别不要太明显,以方便下一步的精细配准环节。
函数imregconfig这在个环节可是主角,从名字上看就知道他要设置一些参数和方法了,其实他真正的作用是配置优化器和度量准则,
1
|
[optmizer, metric] = imregconfig(modality);
|
参数modality指定fixed image, moving image之间的关系,有两种选择‘monomodal’, 'multimodal'两种,分别质量两幅图像是单一模态还是多模态,根据需要自己选择。
返回的参数optimizer是用于优化度量准则的优化算法,这里有
registration.optimizer.RegularStepGradientDescent 或者 registration.optimizer.OnePlusOneEvolutionary两种可供选择。
输出参数metric则是注明了度量两幅图片相似度的方法,提供了均方误差(registration.metric.MeanSquares)和互信息(registration.metric.MattesMutualInformation)两种供选择。
当然大家也可以根据结构扩充这两个参数。
到这里优化器和度量准别就已将做好了,是不是简单到没朋友。
要上大菜了,配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