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我是军哥!
一位程序员铁粉(化名王建)看了这篇吐槽总监《讲真,我没见过人品这么差的技术总监!》的文章之后,大呼过瘾。
说他必须要跟我吐槽他的经理(姓李),管理太烂,三个月技术骨干走了 3 个,他说已经忍不了了,过完年拿了年终奖就看机会了。
我在想,世间还有这么差的技术经理,在和王建沟通之后,写成了一篇今天的文章与你分享。
让我们来听听这个热乎乎的事,你可以从中学到一些避坑技巧。
1、管理混乱的日常
场景一:晨会变审判会
"王建,你昨天为什么只完成了3个任务?我看其他人都完成了 5 个以上。"李经理盯着任务看板,语气严厉。
“经理,我那个是重构用户中心模块,一个任务就花了整整一天..."
"不要找借口,我要看的是数字!"
场景二:朝令夕改的任务优先级
周三上午刚确定本周的核心目标是完成支付模块的重构,团队已经投入两天进行方案设计和代码编写。
周五早上,李经理突然冲进办公室:"停掉手头所有工作!我刚参加完产品会,老板要求我们必须先做用户增长功能,下周一就要看到原型!"
主程尝试沟通:"经理,支付重构已经进行到一半,现在切换成本很高,能不能..."
"别说了!"李经理直接打断,"老板的优先级就是我们的优先级。我知道你们已经投入了几天,但这就是互联网速度,要能快速转向!"
场景三:技术决策的拍脑袋
"我觉得用这个新技术很酷,你们把这个老框架换掉。"李经理指着一篇技术博客说。"
可是经理,这个框架我们团队没人熟悉,而且现有的架构..."
"不会就学嘛,技术人要有学习精神。"
2、更深层的问题
1)不懂装懂的技术评审
在技术方案评审会上,李经理对每个细节指手画脚,却连基本的系统架构都理不清楚。当我们提出技术风险时,他的标准回答是:"这个问题你们自己解决,我只要结果。"哈哈哈。。。
2)赏罚不明的绩效考核
最能拍马屁的人得了最高绩效,而默默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工程师却因为"不够活跃"被打了低分。
3)毫无规划的团队建设
既没有技术分享和培训,也没有职业发展指导。当团队成员想组织技术分享时,李经理说:"先把业务代码写好,别整那些没用的。"
3、灾难性的后果
第一、人才流失严重
三个月,团队 5 个核心成员走了 3 个,他们是我们的架构师和两个技术骨干。
第二、技术债务堆积
为了应付经理的"数字管理",团队只能写临时方案,技术债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第三、团队士气低落
剩下的人要么在准备简历,要么已经变得麻木,每天机械地完成着任务。整个团队就像一团死水。
4、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技术经理才是好的?
对比李经理,我觉得优秀的技术经理核心是做到以下四点:
懂得放权,信任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不在细节上过度干涉。
保护团队,帮团队挡住不合理的需求,争取合理的开发时间。
培养下属,给每个人制定成长路径,提供学习机会和挑战。
勇于担当,出问题时首先反思自己的管理,而不是甩锅给团队。
这看起来容易,做到并不难哦~
5、给所有技术人的启示
如果你一不小心遇到这样的技术经理,建议你可以从以下四点出发:
尽早记录问题,保留证据,
尝试沟通,表达团队困境,
寻求更上级的支持,
如果无法改变,及时止损(挪窝~)。
如果你即将成为技术经理:
请你记住了,管理是服务,不是权力;
请保持技术敏感度,但不要微观管理;
把团队成员的成功当作自己的成功;
并持续学习管理知识,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请记住,技术能力不等于管理能力,好的管理者是团队的加速器,而不是绊脚石,选择管理者,就是选择团队的天花板。
在职场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类型的管理者。重要的是要保持清醒的判断,知道什么是好的管理,什么是不好的管理。
毕竟,我们的职业生涯很宝贵,不应该浪费在适应糟糕的管理者上。
回见~若觉得不错,请点赞或分享,分享给你身边需要的朋友们~
关于我:一个 IT 从业 20 年的互联网老兵,1 号店架构师/前饿了么/贝壳找房技术总监,我叫程军,百度可查,目前一人企业,自由职业者。
一个灵魂非常有趣的人~
需要付费修改简历或者 1 对 1 陪跑请联系我或咨询职业规划或提升技术管理能力可以私信我。
更多精彩,关注我公号,一起学习、成长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