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中的缓存、异步消息传递与数据安全
1. 缓存技术
1.1 微服务级缓存
微服务级缓存有多种用例,包括缓存计算成本高的操作结果、存储频繁访问的静态数据以及减轻下游微服务或数据库的负载。
在进行微服务级缓存时,有以下关键考虑因素:
- 粒度 :确定缓存的合适粒度,例如是在单个 API 端点、特定操作还是整个数据集的级别。
- 缓存失效 :当底层数据发生变化时,实施使缓存失效或更新的策略,以确保一致性。
- 缓存淘汰 :定义从缓存中移除陈旧或不常使用项的策略,以有效管理内存。
- 生存时间(TTL) :为缓存项设置生存时间值,以控制其有效时长。
微服务级缓存带来的好处有:
- 性能提升 :通过在本地提供缓存数据,避免对下游服务或数据库进行冗余调用,从而减少响应时间。
- 可扩展性增强 :减轻后端服务的负载,提高整个系统的可扩展性。
- 弹性增强 :即使下游服务暂时不可用,微服务仍能继续运行,提供一定程度的弹性。
1.2 数据库查询缓存
数据库查询缓存是将频繁执行的查询结果存储在临时内存(即缓存)中的技术,以便更快地访问。当请求查询时,数据库首先检查查询结果是否已在缓存中。如果是,则直接返回缓存结果,无需再次执行查询。
其用例包括:
- 缓存读密集型查询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1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