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
Article高血压诊断中家庭血压与动态血压测量结果不一 致个体的特征
摘要
家庭和动态血压(BP)测量被推荐用于高血压的诊断。然而,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在诊断上存在不一致的个体的临床特征尚不清楚。在470名未接受降压药物治疗且于门诊诊所测得血压 ≥140/90 mmHg的个体中,纳入了399名具有有效诊室、家庭和动态血压结果的个体。高血压的诊断依据为平均家庭血压≥135/85 mmHg 和/或平均日间动态血压≥135/85 mmHg。参与者被分为三组:一致‐正常血压(Agree‐NT,家庭和动态血压均正常)、不一致(Disagree,家庭血压正常而动态血压高血压,或家庭血压高血压而动态血压正常)以及一致‐高血压(Agree‐HT,家庭和动态血压均显示高血压)。84名个体(21.1%)被归类为不一致组。不一致组的血清肌酐、甘油三酯和心电图电压的均值介于一致‐正常血压组与一致‐高血压组之间。在不一致组中,诊室和家庭舒张压的均值、所有动态血压指标、主动脉收缩压以及血压变异性均介于一致‐正常血压组和一致‐高血压组之间。这些结果表明,在家庭和动态血压诊断上存在不一致的个体可能具有介于持续的家庭和动态血压正常与高血压之间的心血管风险。
关键词 : 高血压;诊室外血压;家庭血压测量;动态血压测量;不一致
引言
准确的血压(BP)测量对于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1]。诊室血压测量因其方便、快速而被广泛用于血压监测,但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2]。因此,目前的指南推荐使用诊室外血压测量以实现高血压的最佳诊断和治疗[1,3]。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均基于多次测量获得血压值,能够反映血压变异情况,并可识别仅通过诊室血压容易误诊的白大衣或隐匿性高血压。此外,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与未来心血管风险或靶器官损害的关联性更强[4–6]。
尽管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相较于诊室血压测量具有相似的优势,且均被同等推荐用于确诊白大衣高血压和目前指南中的隐匿性高血压,并且家庭血压和日间动态血压的高血压诊断阈值相同(即 ≥135/85 毫米汞柱,用于家庭血压和日间动态血压)[1,3],它们可能提供不同的血压值,导致诊断结果相互矛盾。然而,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测量之间存在诊断不一致的个体的临床特征,以及这些个体应被诊断为正常血压还是高血压,目前仍未明确。
因此,我们旨在确定与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之间诊断不一致相关的个体临床特征。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人群
从2015年11月至2019年11月,前瞻性筛查了470名在门诊诊所由医生测量血压为 ≥140/90 mmHg且未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个体。排除标准如下: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急症或亚急症、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协会功能分级III级或VI级)、过去6个月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或外周动脉疾病、显著心律失常、夜班劳动或轮班工作、妊娠、过去6个月内有药物或酒精滥用史,以及正在使用已知会影响血压的药物,如类固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口服避孕药或拟交感神经药。最终纳入399名具有有效诊室、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的个体进行分析。本研究方案经医院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Clinicaltrial.gov NCT03855605)。
2.2. 诊室、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的时间安排与我们先前的研究[7,8]中使用的时间安排相似。简而言之,在首次就诊日,由研究护士为参与者测量诊室血压,并指导其进行家庭血压测量。家庭血压测量从第一天晚上开始,持续连续7至9天,到第8至第10天的早晨结束。在家用血压测量的最后一天,所有参与者前往医院的临床试验中心,测量第二次诊室血压,并开始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次日,在完成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后,测量第三次诊室血压。在测量期间,要求参与者保持日常活动。
诊室血压采用经过验证的示波法设备(WatchBP Office, Microlife, 台湾),在坐位状态下,于双侧手臂进行测量,每次就诊时测量三次,每次间隔1分钟,共进行三次就诊,每次测量前均进行5分钟休息。家庭血压测量要求参与者在连续7至9天内,每天早晨排尿后、早餐前(07:00或醒来后至09:00之间)和每晚(21:00至23:00之间或就寝时间)于安静环境中坐位休息5分钟后,使用提供的设备(WatchBP Home, Microlife, 台湾)测量三次,每次间隔1分钟。家庭血压有效测量定义为至少5天的早晚测量数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非优势臂上使用自动无创示波法设备(Mobil‐O‐Graph, I.E.M. GmbH, 德国)进行,测量间隔为30分钟。在ABP测量期间,参与者被要求继续正常日常活动。动态血压有效测量定义为超过70%的有效读数,且日间(09:00至21:00)至少14次测量和夜间(00:00至06:00)至少七次测量。血液样本在至少8小时的过夜禁食后采集。
2.3. 高血压的定义
整个研究日内所有早晚家庭血压读数[7]以及日间动态血压读数(09:00至21:00)对每位参与者取平均值。高血压诊断的血压阈值定义为家庭血压和日间动态血压测量的平均收缩压(SBP)≥135毫米汞柱,和/或平均舒张压(DBP)≥85毫米汞柱[3]。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理想、正常、偏高正常和高血压)的分类根据最新指南确定[3]。
2.4. 统计分析
根据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测量结果对高血压的诊断,将参与者分为三组:同意‐NT(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均为持续正常血压)、不一致(家庭血压正常而动态血压高血压,或家庭血压高血压而动态血压正常)和一致‐高血压(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均为持续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通过单次就诊内和不同就诊间的诊室、家庭及动态血压平均值的标准差(SD)进行评估。
连续变量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以数量(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连续变量进行事后比较,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用于确定自变量对家庭血压与动态血压的差异的影响。采用广义多项逻辑回归对三个诊断类别进行分析,以识别诊断不一致的预测因素,自变量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状况、饮酒、使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组(CKD‐EPI)肌酐方程计算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糖尿病、诊室血压、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双侧p值<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使用SPSS 22.0版(美国纽约阿蒙克IBM公司)和 MedCalc 19.0版(比利时奥斯坦德MedCalc软件有限公司)完成。
3. 结果
3.1. 参与者特征
在470名参与者中,最终纳入分析并根据有效的诊室、家庭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进行分类的有399名,分别归入一致‐正常血压组(n = 56,14.0%)、不一致组(n= 84,21.1%)和一致‐高血压组(n= 259,64.9%)(图1)。参与者的基线特征总结于表1。不一致组参与者的年龄显著高于一致‐高血压组。一致‐正常血压组、不一致组和一致‐高血压组中男性参与者比例分别为26.8%、42.9%和54.4%(p< 0.001)。不一致组的肌酐和甘油三酯水平介于一致‐正常血压组和一致‐高血压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一致组的平均心电图Sokolow‐Lyon电压(V1+导联S波电压与V5或V6导联R波电压之和)也介于一致‐正常血压组和一致‐高血压组之间。
表1. 研究亚组的基线临床特征
| 临床特征 | 同意‐NT (N= 56) | 不一致 (N= 84) | 一致‐高血压 (N= 259) | p‐值* |
|---|---|---|---|---|
| 年龄,年 | 56.1 ± 11.0 a | 55.9 ± 9.6 a | 50.6 ± 9.9 b | <0.001 |
| 性别,男性 | 15(26.8%) | 36(42.9%) | 141(54.4%) | <0.001 |
| 体重指数,kg/m² | 24.7± 3.8 | 25.1± 3.5 | 25.5± 3.3 | 0.292 |
| 糖尿病 | 2 (3.6%) | 9 (10.8%) | 22 (8.5%) | 0.306 |
| 当前吸烟 | 2 (3.6%) | 7 (8.3%) | 54 (20.8%) | <0.001 |
| 实验室检查结果 | ||||
| 肌酐,毫克/分升 | 0.72 ± 0.15 a | 0.77± 0.20 a,b | 0.79 ± 0.17 b | 0.017 |
| eGFR | 97.2± 11.5 | 95.4± 13.9 | 98.1± 13.1 | 0.250 |
| 葡萄糖,毫克/分升 | 103.3± 13.5 | 103.0± 16.6 | 105.1± 24.3 | 0.677 |
| 糖化血红蛋白A1c,% | 5.69± 0.44 | 5.69± 0.74 | 5.73± 0.77 | 0.872 |
| 总胆固醇,毫克/分升 | 204.0± 36.1 | 194.2± 33.1 | 199.2± 32.8 | 0.227 |
| 甘油三酯,毫克/分升 | 158.6 ± 55.8 a | 132.7± 63.4 a,b | 158.8 ± 102.4 b | 0.006 |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毫克/分升 | 57.8± 16.1 | 54.8± 13.6 | 54.3± 15.1 | 0.279 |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毫克/分升 | 136.0± 32.3 | 131.4± 30.9 | 132.7± 31.0 | 0.691 |
|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 20.1± 81.0 | 26.4± 102.7 | 25.3± 76.8 | 0.905 |
| 心电图电压,毫伏 | 2.2 ± 0.6 a | 2.3± 0.7 a,b | 2.5 ± 0.7 b | 0.007 |
数据以均值±标准差或数量(百分比)表示。* p-值由方差分析给出,不同上标字母(a和b)表示事后Tukey HSD分析中α水平为0.05时的显著差异。缩略语:HDL‐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CG,心电图;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值使用CKD‐EPI肌酐方程计算得出。心电图电压采用Sokolow‐Lyon电压(定义为V1+导联S波电压与V5或V6导联R波电压之和)计算。
3.2. 各组间血压的比较
表2显示了三组的血压情况。不一致组个体的诊室舒张压、家庭舒张压以及24小时、日间和夜间动态血压均显著高于一致‐正常血压组(所有者P值均小于.001)。然而,不一致组的所有血压测量值均显著低于一致‐高血压组(所有P < .001)。关于诊室血压分类,不一致组大多数个体表现为正常高值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51.2%和33.3%)或高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35.7%和32.1%)(图2)。
表2. 血压比较
| 血压测量 | 同意‐NT (N= 56) | 不一致 (N= 84) | 一致‐高血压 (N= 259) | p值* |
|---|---|---|---|---|
| 诊室收缩压,毫米汞柱 | 134.1 ± 7.7 a | 137.4 ± 7.8 a | 145.3 ± 10.2 b | <0.001 |
| 诊室舒张压,毫米汞柱 | 82.8 ± 6.7 a | 87.0 ± 5.6 b | 95.6± 7.8 c | <0.001 |
| 家庭收缩压,毫米汞柱 | 124.3 ± 6.3 a | 127.9 ± 6.5 a | 141.4 ± 10.6 b | <0.001 |
| 家庭舒张压,毫米汞柱 | 76.5 ± 5.7 a | 81.4 ± 4.2 b | 92.6± 7.5 c | <0.001 |
| 24小时收缩压,毫米汞柱 | 120.3 ± 5.6 a | 127.6 ± 7.0 b | 139.9 ± 10.8 c | <0.001 |
| 24小时舒张压,毫米汞柱 | 74.4 ± 5.8 a | 83.4 ± 5.6 b | 93.9 ± 8.6 c | <0.001 |
| 日间SBP,毫米汞柱 | 123.5 ± 6.6 a | 132.8 ± 7.7 b | 144.9 ± 11.6 c | <0.001 |
| 日间DBP,毫米汞柱 | 76.8 ± 5.7 a | 87.5 ± 6.0 b | 98.0 ± 9.2 c | <0.001 |
| 夜间收缩压,毫米汞柱 | 113.3 ± 8.3 a | 118.6 ± 10.5 b | 130.4 ± 13.5 c | <0.001 |
| 夜间舒张压,毫米汞柱 | 69.6 ± 6.6 a | 76.0± 7.7 b | 86.1 ± 10.5 c | <0.001 |
| 主动脉收缩压,毫米汞柱 | 124.1 ± 8.1 a | 127.7± 8.3 b | 136.3 ± 10.1 c | <0.001 |
数据以均值±标准差或数量(百分比)表示。* p值由方差分析给出,其中不同的上标字母(a、b和c)表示事后 Tukey HSD分析在α水平0.05时的显著性差异。缩略语:BP,血压;SBP,收缩压;DBP,舒张压。
3.3. 家庭和动态血压差异的决定因素
在线性回归分析中,饮酒与家庭和动态血压之间的收缩压差异以及诊室血压的舒张压差异均显著相关(表3)。在针对三个诊断类别的广义多项逻辑回归分析中,除家庭和动态血压外,其他变量与一致‐NT或一致‐高血压组相比,在不一致组中均无显著的比值比(表4)。
表3.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确定的家庭血压与动态血压差异的影响因素
| 变量 | 标准化贝塔系数 收缩压差异 | 舒张压差异 |
|---|---|---|
| Age | 0.06 | −0.15 |
| Sex | 0.07 | 0.13 |
| BMI | −0.03 | −0.07 |
| 吸烟 | −0.06 | −0.07 |
| 饮酒 | 0.14* | 0.06 |
| 糖尿病 | −0.07 | 0.00 |
| eGFR | −0.10 | −0.11 |
| 诊室血压 | 0.08 | −0.14* |
| 心电图电压 | −0.10 | −0.03 |
*p< 0.05由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状况、饮酒、糖尿病、通过CKD‐EPI肌酐方程得出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诊室血压以及心电图Sokolow‐Lyon电压。收缩压差异以诊室收缩压作为协变量,舒张压差异以诊室舒张压作为协变量。心电图(ECG)电压采用Sokolow‐Lyon电压计算(定义为V1+导联S波电压与V5或V6导联R波电压之和)。缩略语:BP,血压;BMI,体重指数;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CG,心电图。
表4. 根据逻辑回归分析确定的家庭与动态血压测量之间诊断不一致的决定因素
| 变量 | 不一致组相对于 一致‐正常血压组 | 不同意组相对于 同意‐高血压组的比值比 |
|---|---|---|
| 模型1 | 模型2 | |
| Age | 0.98 (0.93–1.03) | 0.92(0.84–1.01) |
| Sex | 0.62(0.27–1.45) | 0.93(0.24–3.68) |
| BMI | 0.95(0.85–1.07) | 1.06 (0.89–1.27) |
| 吸烟 | 0.71(0.13–4.02) | 0.48(0.01–35.52) |
| 饮酒 | 1.05(0.47–2.33) | 0.60(0.16–2.25) |
| eGFR | 1.01(0.98–1.05) | 0.99(0.93–1.06) |
| 诊室收缩压 | 0.99(0.93–1.04) | 1.00(0.89–1.13) |
| 诊室舒张压 | 0.90(0.83–0.97) | 1.01(0.85–1.20) |
| 糖尿病 | 0.36(0.07–1.86) | 0.31(0.03–3.45) |
| 家庭收缩压 | 0.90(0.78–1.04) | 1.27(1.13–1.43)* |
| 家庭舒张压 | 0.84(0.67–1.05) | 1.46(1.23–1.73)* |
| 日间收缩压 | 0.85(0.75–0.95)* | 1.06 (0.98–1.15) |
| 日间舒张压 | 0.70 (0.59–0.83) * | 1.16(1.02–1.31)* |
*p< 0.05 由广义多项逻辑回归分析给出。缩略语:BP,血压;SBP,收缩压;DBP,舒张压;BMI,体重指数;eGFR,根据CKD‐EPI肌酐方程得出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3.4. 各组间血压变异性比较
各组的血压变异性汇总见表5。各组之间的单次就诊内和不同就诊间诊室血压变异性无差异。对于家庭血压变异性,不一致组在早晨和晚上测量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标准差明显低于一致‐高血压组,但与一致‐正常血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不一致组的24小时、日间、夜间以及24小时动态血压加权标准差均介于一致‐正常血压组和一致‐高血压组之间。
表5. 血压变异性比较
| 血压变异性 | 同意‐NT (N= 56) | 不一致 (N= 84) | 一致‐高血压 (N= 259) | p‐值* |
|---|---|---|---|---|
| 诊室血压变异性 | ||||
| 收缩压访内标准差,毫米汞柱 | 4.86± 1.80 | 4.73± 1.80 | 4.63 ± 1.77 | 0.665 |
| 舒张压访内标准差,mmHg | 2.73± 1.26 | 2.62 ± 1.12 | 2.86± 1.22 | 0.259 |
| 收缩压访间标准差,mmHg | 7.57± 3.82 | 7.67± 4.28 | 7.18± 4.53 | 0.611 |
| 访间DBP标准差,毫米汞柱 | 4.65± 2.65 | 4.25± 2.53 | 4.54± 2.45 | 0.565 |
| 家庭血压变异性 | ||||
| SBP标准差,毫米汞柱 | 8.57± 2.30 a | 8.43± 2.00 a | 9.74± 2.82 b | < 0.001 |
| 舒张压标准差,毫米汞柱 | 5.23± 1.38 a | 5.41± 1.53 a | 6.19± 2.46 b | 0.001 |
| 早晨收缩压标准差,毫米汞柱 | 7.20± 2.58 a | 7.13± 2.02 a | 8.14± 2.60 b | 0.001 |
| 早晨舒张压标准差,毫米汞柱 | 4.39± 1.66 | 4.69± 1.82 | 5.07 ± 2.12 | 0.043 |
| 傍晚收缩压标准差,毫米汞柱 | 8.28± 2.60 a | 8.49± 2.52 a | 9.77± 3.51 b | < 0.001 |
| 舒张压标准差,晚上,毫米汞柱 | 5.16± 1.71 a | 5.38± 1.53 a | 6.40± 3.26 b | 0.001 |
数据以均值 ±标准差或数量(百分比)表示。* p-值由方差分析给出,不同上标字母(a、b和c)表示事后Tukey HSD分析在α水平0.05时的显著差异。缩略语:BP,血压;SBP,收缩压;DBP,舒张压。
表6. 血压变异性比较
| 血压变异性 | 同意‐NT (N= 56) | 不一致 (N= 84) | 一致‐高血压 (N= 259) | p‐值* |
|---|---|---|---|---|
| 动态血压变异性 | ||||
| 24小时SBP标准差,mmHg | 13.4± 3.7 a | 14.3± 3.7 a,b | 15.6± 4.6 b | 0.001 |
| 24小时舒张压标准差,毫米汞柱 | 9.5± 2.4 a | 11.1± 2.5 b | 12.0± 3.0 c | <0.001 |
| 日间收缩压标准差,毫米汞柱 | 12.6± 4.0 | 12.5± 4.4 | 13.7± 4.9 | 0.043 |
| 日间舒张压标准差,毫米汞柱 | 8.9± 2.7 a | 9.4± 3.1 a,b | 10.1± 3.2 b | 0.017 |
| 夜间收缩压标准差,毫米汞柱 | 9.9± 4.3 a | 10.4± 3.9 a,b | 11.5± 4.4 b | 0.012 |
| 夜间舒张压标准差,毫米汞柱 | 7.7± 2.7 a | 8.4± 2.9 a | 9.6± 3.3 b | <0.001 |
| 24小时收缩压加权标准差,毫米汞柱 | 11.7± 3.5 a | 11.8± 3.3 a,b | 13.0± 3.8 b | 0.005 |
| 24小时DBP加权标准差,mmHg | 8.5± 2.3 a | 9.1± 2.4 a,b | 9.9± 2.6 b | <0.001 |
数据以均值 ±标准差或数量(百分比)表示。* p-值由方差分析给出,不同上标字母(a、b和c)表示事后Tukey HSD分析在α水平0.05时的显著差异。缩略语:BP,血压;SBP,收缩压;DBP,舒张压。
3.5. 不一致组的亚组分析
在不一致组中,17人(20.2%)患有家庭血压高血压,67人(79.8%)患有动态血压高血压。这两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表7)。诊室血压在两组之间也无显著差异。然而,家庭血压高血压组的家庭血压值较高,而动态血压高血压组的24小时、日间和夜间动态血压值较高。另一方面,这两组之间的夜间动态血压值无显著差异。
表7. 不一致组个体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
| 临床特征 | HBP 高血压 (N= 17) | ABP 高血压 (N= 67) | p‐值 |
|---|---|---|---|
| 年龄,年 | 58.8± 10.4 | 54.5± 8.2 | 0.073 |
| Male | 8 (47.1%) | 28 (41.8%) | 0.695 |
| 体重指数,kg/m2 | 25.0± 3.9 | 25.1± 3.5 | 0.916 |
| 糖尿病 | 2 (11.8%) | 7 (10.6%) | 0.891 |
| 实验室检查结果 | |||
| 肌酐,毫克/分升 | 0.81± 0.24 | 0.76± 0.19 | 0.351 |
| 葡萄糖,毫克/分升 | 103.2± 11.0 | 103.0± 17.9 | 0.967 |
| 糖化血红蛋白A1c,% | 5.66± 0.40 | 5.70± 0.81 | 0.853 |
| 总胆固醇,毫克/分升 | 194.1± 33.6 | 194.3± 33.2 | 0.983 |
| 甘油三酯,毫克/分升 | 124.7± 69.5 | 134.8± 62.1 | 0.558 |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毫克/分升 | 50.8± 15.9 | 55.9± 12.9 | 0.176 |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毫克/分升 | 134.5± 33.3 | 130.6± 30.5 | 0.647 |
|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 22.8± 55.1 | 26.5± 112.4 | 0.896 |
| 心电图电压,毫米 | 24.2± 10.5 | 22.8± 6.5 | 0.504 |
| 血压测量 | |||
| 诊室收缩压,毫米汞柱 | 139.0± 7.3 | 137.0± 7.9 | 0.356 |
| 诊室舒张压,毫米汞柱 | 86.6± 5.8 | 87.1± 5.6 | 0.747 |
| 家庭收缩压,毫米汞柱 | 134.7± 4.8 | 126.1± 5.7 | <0.001 |
| 家庭舒张压,毫米汞柱 | 85.2± 5.6 | 80.5± 3.1 | 0.004 |
| 24小时收缩压,毫米汞柱 | 123.6± 5.8 | 128.6± 6.9 | 0.007 |
| 24小时舒张压,毫米汞柱 | 77.8± 4.9 | 84.9± 4.8 | < 0.001 |
| 日间SBP,毫米汞柱 | 125.7± 4.7 | 134.6± 7.3 | <0.001 |
| 日间DBP,毫米汞柱 | 77.8± 4.9 | 84.9± 4.8 | <0.001 |
| 夜间收缩压,毫米汞柱 | 118.2± 9.1 | 118.7± 10.8 | 0.868 |
| 夜间舒张压,毫米汞柱 | 73.1± 8.5 | 76.8± 7.3 | 0.080 |
| 主动脉收缩压,毫米汞柱 | 129.2± 7.2 | 127.4± 8.5 | 0.431 |
数据以均值 ±标准差或数量(百分比)表示。心电图电压采用Sokolow‐Lyon电压计算(定义为V1+导联S波电压与V5或V6导联R波电压之和)。缩略语:BP,血压;HDL‐cholester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lester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CG,心电图;SBP,收缩压;DBP,舒张压。
基于24小时动态血压的诊断分析结果与基于日间动态血压的诊断分析结果相似(数据未显示)。
4. 讨论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不一致组的诊室和家庭舒张压均值高于一致‐正常血压组;(2)不一致组的动态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以及主动脉收缩压显著不同,且介于一致‐正常血压组和一致‐高血压组之间;(3)未发现一致的临床或人口统计学特征可作为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之间血压差异及诊断不一致的决定因素;(4)不一致组的动态血压变异性及心电图电压介于一致‐正常血压组和一致‐高血压组之间。
指南推荐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高血压的理想诊断和治疗,因为与诊室血压测量相比,它们与心血管结局的关联更密切,并且能够识别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1,3]。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是典型的诊室外血压测量方法。尽管动态血压测量在心血管风险预测方面优于家庭血压测量[9],但其不便性和成本是临床实践中使用动态血压测量的主要局限性。因此,家庭血压测量可用于高血压表型的诊断。然而,由于两种方法之间存在诊断不一致,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在高血压诊断中的可互换性仍存在争议[10,11]。两种方法之间的诊断不一致在临床实践中可能带来问题,因为医生和患者可能需要基于明确诊断做出治疗决策。此外,家庭血压与动态血压日间测量之间的诊断不一致并不少见,可能导致误诊和误治。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预测存在诊断不一致的患者及其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很少有研究试图确定诊断不一致的决定因素。Ntineri等人发现,年龄、性别、降压药物治疗、医疗中心、体重指数和诊室高血压与家庭血压和日间动态血压之间的差异相关,而降压药物治疗、饮酒和诊室正常血压是家庭和日间动态血压测量之间诊断不一致的主要决定因素[12]。然而,我们未能识别出任何能够区分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存在诊断不一致个体的人口学或临床特征。线性回归分析也未能发现任何与家庭血压和日间动态血压差异 consistently 相关的因素。此外,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是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之间诊断不一致的唯一显著决定因素和动态血压监测,这表明在没有家庭和动态血压结果的情况下,预测诊断不一致可能较为困难。尽管动态血压、诊室血压和家庭舒张压在不同组别中的数值存在统计学差异,但仍有较大程度的重叠。
Ntineri的研究与本研究结果的不同,可能源于研究人群的差异。Ntineri的研究纳入了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占研究人群的32%)[12],而我们排除了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利用临床和人口学特征难以区分那些在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之间存在诊断不一致的患者。
基于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的诊断不一致,可能部分归因于测量可重复性不足以及方法学差异。先前的研究报告指出,重复测量日间动态血压的收缩压标准差为10至12毫米汞柱,舒张压为7毫米汞柱[13–15];重复测量家庭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标准差分别为6.9和4.7毫米汞柱[15]。在另一项研究中,通过重复的诊室、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对隐匿性高血压进行诊断,显示出中等至良好的可重复性[16]。
在本研究中,家庭血压测量时间分别为上午7点至9点,或醒来后2小时内,以及晚上9点至11点,或睡前;而日间动态血压则是上午9点至晚上9点期间获得的平均血压。由于在不同时间进行血压测量,也可能导致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之间的诊断不一致。
尽管我们未能明确区分特征,但不一致组的动态血压参数、主动脉收缩压以及动态血压变异性水平介于一致‐正常血压组和一致‐高血压组之间,这表明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测量存在诊断不一致的个体,其心血管风险可能也处于持续的家庭和动态血压正常与高血压之间的中间水平。因此,家庭血压与动态血压测量之间的诊断不一致并不能排除个体的心血管风险,这些个体不应被归类为“正常血压者”。
我们对三次家庭血压测量读数取了平均值,而不是舍弃第一次读数后对接下来的两次读数取平均值,因为在我们先前的研究中,这两种方法在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没有差异[7]。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值得考虑。首先,我们使用日间动态血压进行分析,因为家庭血压和日间动态血压均反映清醒时段的血压,且采用相同的血压阈值来诊断高血压。在高血压诊断中,可使用24小时、日间和/或夜间动态血压中的全部或任一部分。先前的研究表明,与日间动态血压相比,24小时和夜间动态血压与预后的关联更强[4,9,17]。然而,在本研究中,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进行诊断的二次分析结果与主要分析并无差异。单纯夜间高血压也被证实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关[18],在高血压诊断中纳入夜间血压或单纯夜间高血压可能优于仅基于日间动态血压的诊断。若在高血压诊断中纳入单纯夜间高血压,可能会提高诊断不一致率,因为在本研究人群中,患有单纯夜间高血压的个体(n =39)基于家庭血压被诊断为正常血压的比例较高(76.9%)。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如何解读不同时间进行的血压测量之间的诊断不一致。其次,日间是根据固定时间段确定的,而非依据个体日记。因此,尽管家庭血压和日间动态血压均在清醒时段测量,但两者实际测量的时间段可能不同,仍被用于高血压诊断。与西方国家人群不同,许多韩国人习惯在外就餐,因此按照欧洲高血压指南[19]建议在晚餐前测量家庭血压的做法较难实现。第三,本研究是一项针对疑似高血压个体的横断面研究。尽管存在诊断不一致的个体似乎具有介于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的中间心血管在持续的家庭和动态血压正常与高血压之间的风险方面,应确定其长期风险。第四,本研究的样本量小,可能不足以评估不一致组中家庭血压高血压与动态血压高血压个体之间的差异。
5. 结论
在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之间存在诊断不一致的个体,其心血管风险可能介于持续的家庭和日间动态血压正常与高血压个体之间。然而,目前尚无法区分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不一致的临床和人口统计学特征。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减少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之间的诊断不一致,并开发能够识别诊断不一致个体的方法。
作者贡献 : M.‐Y.R.:概念化、方法论、调查、正式分析、撰写—审阅与修改;C.H.K.:正式分析、撰写—初稿准备;J.S.K.:正式分析、撰写—审阅与修改。所有作者均已阅读并同意手稿的发表版本。
资金 : 本研究无外部资金支持。
利益冲突 : 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73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