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章提出了一种诊断大型语言模型(LLMs)数学推理脆弱性的新框架,通过生成推理轨迹、聚类分析推理模式,揭示了模型在不同推理任务上的显著性能差异,并为模型优化提供了数据驱动的方向。
一、文章主要内容总结
- 研究背景:LLMs的数学推理能力虽因高质量基准(如GSM8K数据集)和思维链(CoT)提示等技术大幅提升,但仍存在逻辑错误,且缺乏系统的故障诊断框架。
- 实验设计:以GSM8K数据集的1000个问题为样本,用gpt-3.5-turbo生成结构化推理轨迹,借助gpt-4o-mini进行错误分类和无监督聚类,分析推理模式的可靠性。
- 核心发现:
- 模型整体准确率达84.9%,错误主要源于推理错误(49.7%),其次是计算错误(33.1%)。
- 推理模式存在显著性能差异:在程序性任务(如计算物品总成本、顺序计算步骤)上准确率接近100%,但在组合约束计算、方程代换简化等任务上准确率骤降,部分任务(如带限制的组合计算)准确率为0%。
- 局限性与未来方向:当前研究仅基于gpt-3.5-turbo和GSM8K数据集,未来计划扩展到多模型、多领域分析,并通过脆弱推理模式数据微调模型以修复缺陷。
二、文章创新点
- 提出新的诊断框架:突破传统任务级准确率评估,通过“生成推理轨迹→错误分类→推理模式聚类”的 pipeli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4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