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章聚焦大语言模型(LLM)按token计费场景下的服务商作弊问题,提出了基于鞅理论的审计框架,可有效检测服务商对token数量的虚报行为,同时保证低误检率。
一、文章主要内容总结
- 问题背景
- LLM服务依赖云端提供,主流按token计费模式使服务商存在虚报生成输出token数量以牟利的经济动机。
- 信息不对称导致用户无法验证token数量真实性,且同一字符串存在多种token化方式,为服务商作弊提供可能。
- 核心方法
- 问题建模:将token虚报审计转化为序贯假设检验问题,定义零假设(服务商诚实,虚报强度为0)与备择假设(服务商作弊,虚报强度>0)。
- 审计框架:基于鞅理论设计序贯统计检验,通过修改LLM的自回归生成过程,构建无偏估计器来计算字符串的平均token序列长度,再对比服务商报告的token长度与估计值,聚合证据判断是否作弊。
- 理论保障:证明框架能保证检测到所有作弊行为,且在α=0.05的预设阈值下,诚实服务商被误判的概率极低。
- 实验验证
- 采用Llama、Gemma、Ministral系列LLM,结合LMSYS Chatbot Arena数据集的提示词,测试多种作弊策略。
- 结果显示,框架在观察不到70个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88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