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从模型驱动软件开发视角实现嵌入式系统功耗优化

从模型驱动软件开发视角实现嵌入式系统功耗优化

1 引言

随着物联网(IoT)和工业物联网(IIoT)的持续发展,嵌入式系统的部署数量预计将大幅增加。到2030年,嵌入式设备数量预计将从2020年的80亿增长到超过250亿。到2023年,物联网连接设备数量预计将达到数百亿,同年,物联网设备预计将占所有联网设备的50%。到2025年,所有物联网连接设备的待机能耗预计将达到46 TWh。

这些嵌入式系统通常用于环境监测、智慧城市、农业和智能工厂等应用,其预期使用寿命从数周到数十年不等。对于电池供电且部署在恶劣环境或地下的设备,供电成为一个重大挑战,因为在许多情况下,维护(如充电或更换电池)是不可能、不切实际或成本较高的。

在硬件层面,开发者和研究人员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功耗问题,使得硬件组件更加节能。然而,软件层面的功耗问题往往被忽视,因为软件开发人员通常不清楚如何指定、实现和评估节能应用。对于电池供电的设备,与功耗相关的非功能需求(NFRs)变得越来越重要。此外,现代软件应用功能的增加、算法复杂度的提高,以及微控制器单元(MCUs)、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接口的多样性,给软件开发人员在指定和评估与功耗相关的NFRs时带来了额外的挑战。同时,检测和消除能量漏洞也很重要。

能量漏洞是指导致意外能量消耗的行为,这种消耗对于执行实际任务并非必要。典型的能量漏洞来源包括复杂的软硬件交互、外围设备的错误使用以及软件设计中的缺陷。与传统软件漏洞不同,能量漏洞不一定会导致软件本身的行为异常,而且现场测试或老化测试无法检测到这种基于应用的异常行为,因此需要在早期开发阶段通过精确模拟或在实验室环境中对全功能硬件平台进行详细的功耗测量来解决。

当使用电池供电设备时,软件应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杯形谐波减速器的齿廓修形方法及寿命预测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针对柔轮与波发生器装配时出现的啮合干涉问题,提出了一种柔轮齿廓修形方法。通过有限元法装配仿真确定修形量,并对修形后的柔轮进行装配和运转有限元分析。基于Miner线性疲劳理论,使用Fe-safe软件预测柔轮寿命。结果显示,修形后柔轮装配最大应力从962.2 MPa降至532.7 MPa,负载运转应力为609.9 MPa,解决了啮合干涉问题,柔轮寿命循环次数达到4.28×10⁶次。此外,文中还提供了详细的Python代码实现及ANSYS APDL脚本,用于柔轮变形分析、齿廓修形设计、有限元验证和疲劳寿命预测。 适合人群: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尤其是从事精密传动系统设计和分析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解决杯形谐波减速器中柔轮与波发生器装配时的啮合干涉问题;②通过优化齿廓修形提高柔轮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③利用有限元分析和疲劳寿命预测技术评估修形效果,确保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阅读建议:本文涉及大量有限元分析和疲劳寿命预测的具体实现细节,建议读者具备一定的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和有限元分析经验。同时,读者可以通过提供的Python代码和ANSYS APDL脚本进行实际操作和验证,加深对修形方法和技术路线的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