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与 Docker 技术全解析
1. 容器概述
传统软件应用开发多采用单体架构,所有服务或组件相互关联,难以单独替换部分组件。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架构逐渐发展为 N 层架构,这是容器和微服务架构的进步。
单体架构存在可靠性、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不足的问题。由于其特性,单体应用难以扩展,可靠性也存疑,升级操作往往需要停机。而 N 层架构如常见的 3 层 Web 应用(包含 Web 层、应用层和数据库后端)更为标准,现在正朝着微服务方向发展。微服务架构成本更低、可扩展性更好且更安全,容器化应用能让开发者从自动化和 DevOps 中受益。
容器是新一代虚拟机,它在单个操作系统内提供一组隔离的规则和资源,能实现与虚拟机类似的功能,但占用的 CPU、内存和存储资源更少。常见的容器提供商有 LXC、Rockt 和 Docker。
容器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 高效的硬件资源利用 :无论是在裸金属服务器上原生运行容器,还是使用虚拟化技术,容器都能更高效地利用 CPU、内存和存储资源。在裸金属服务器上,容器可运行数十甚至数百个相同或不同的容器,相比在专用服务器上运行单个应用,资源利用率更高。若使用虚拟化技术,如 KVM、VMware 等,会产生大量开销,因为每个虚拟机都需要安装操作系统并占用 CPU 和内存。而优化良好的容器平台可容纳的容器数量是标准虚拟机的四倍。
- 应用和服务隔离 :假设在同一服务器上托管十个不同的应用,每个应用都有依赖项。更新应用及其依赖项时,可能会影响其他应用。虽然环境管理器和 LD_LIBRARY_PATH 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无法满足对同一包不同版本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