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层欺骗与工业控制系统协议模糊测试技术解析
在网络安全领域,欺骗技术和模糊测试技术是保障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深入探讨应用层欺骗中生成现实HTTP参数的方法,以及工业控制系统(ICS)协议模糊测试的相关技术。
应用层欺骗:生成现实HTTP参数
在攻击检测中,欺骗元素的有效性不能简单地通过某种单一测量来评估。与传统蜜罐旨在浪费攻击者的时间和资源不同,欺骗参数主要通过攻击者与参数的交互(如篡改参数)来检测攻击。一旦攻击者与欺骗参数进行交互(如使用模糊测试工具),就会被检测到,应用程序会相应地做出响应,如阻止请求或路由到克隆系统。因此,拥有现实的欺骗参数是确保欺骗有效性的首要要求。
在评估调查中,参与者只能在欺骗和真实选项之间进行选择,即使不确定答案也必须做出选择。一些参与者反馈某些参数看起来不合理,但不确定是由于糟糕的API设计实践还是欺骗所致。这表明:
- 对于看起来不合理的元素,人们往往会存在怀疑。
- 保持API端点之间的一致性,并为生成的欺骗元素模拟现实功能非常重要。
- 要求参与者做出决策是一种更现实的方法,因为在实际攻击场景中,他们需要决定是否篡改参数。
相关研究工作聚焦于与Web应用安全相关的欺骗内容生成,以下是一些相关研究及其特点:
|研究名称|研究内容|局限性|
| ---- | ---- | ---- |
|HoneyGen|基于从真实数据库提取的规则创建带有虚假条目的关系数据库,在真实世界约会网站数据库上创建具有不同个人信息属性的虚假配置文件,参与者难以区分与真实配置文件高度相似的虚假配置文件| - |
|B.Hive|使用从顶级网站收集的表单字段数据集生成蜜罐表单字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