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与聚类分类技术解析
1. 基于能量的领导者节点邻居节点重传算法
1.1 无线电模型
在进行性能比较时,采用了特定的无线电模型。在使用该模型前,需要定义一些关键参数,具体如下表所示:
| 参数 | 值 | 参数 | 值 |
| — | — | — | — |
| Eelec | 50nJ | Energy | 0.25J |
| ∈amp | 100pJ | k | 2000bit |
其中,Eelec 代表发射器或接收器电路的能量消耗,∈amp 是发射器放大器的能量参数。Energy 为初始分配的能量,且无线电具有功率控制功能。k 表示比特消息,d 是距离,即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距离,双向数据包大小为 k 比特。
无线电模型分为发射和接收两种情况,具体公式如下:
| 无线电模型 | 公式 |
| — | — |
| 发射 | ETX(k,d) = ETX - elec(k) + ETX - amp(k,d)
ETX(k,d) = Eelec * k + ∈amp * k * d² |
| 接收 | ERX(k) = ERX - elec(k)
ERX(k) = Eelec * k |
1.2 仿真环境
仿真环境设定如下:
- 网络范围是一个 100m * 100m 的区域,基站(BS)固定在坐标 (50, 300) 处。
- 网络中传感器节点数量为 100 个,这些节点随机部署且位置固定,每个节点的初始能量为 0.25J。
- 数据包大小为 2000 比特,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