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UT 3771 数组计算机 线段树 单点增减

数组计算机
Time Limit: 1000MS Memory Limit: 65536KB
Problem Description

bLue 有一个神器的机器,这个机器可以读入一个数组,并按照用户要求快速地进行数组的处理和计算,它支持如下两种操作:

操作 1:把数组中第 p 个元素的值增加 v。
操作 2:计算数组中 [l, r] 区间内所有数的和。

这个机器就是这么的神奇,但是 bLue 的计算机坏掉了,你能帮他修一下吗?

Input

输入数据有多组(数据组数不超过 20),到 EOF 结束。

对于每组数据:

第 1 行输入一个整数 n (1 <= n <= 10^5),表示数组中元素的个数。
第 2 行输入 n 个用空格隔开的整数 ai (1 <= ai <= 10^10),表示初始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数组。
第 3 行输入一个整数 q (1 <= q <= 50000),表示用户的操作次数。
接下来 q 行,每行输入先输入 1 个整数,表示操作类型,根据不同的操作类型:
如果类型为 1,则紧接着输入 2 个用空格隔开的整数 p (1 <= p <= n) 和 v (1 <= v <= 10^10),表示要把数组中第 p 个数的值增加 v。
如果类型为 2,则紧接着输入 2 个用空格隔开的整数 l, r (1 <= l <= r <= n),表示要计算区间 [l, r] 内所有数的和(数组下标从 1 开始)。

Output

对于每组数据中的每次类型为 2 的操作,输出 1 行,包含一个整数,表示计算出的和。

Example Input

5
1 2 3 4 5
5
2 1 2
2 1 5
1 4 10
2 4 5
2 1 5

Example Output

3
15
19
25

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tdlib.h>
typedef struct node
{
    long long int data;
}ST;
ST tree[400000];//一般开题目要求n的四倍大小
void creat(int root, int l, int r)
{
    int mid;
    if(l == r)
    {
        scanf("%lld", &tree[root].data);//不能在拆分的时候,输入数据
        return ;
    }
    mid = (l + r) / 2;
    creat(2 * root, l, mid);//将区间不断的拆分, 左边递归调用
    creat(2 * root + 1, mid + 1, r);//将区间不断的拆分, 右边递归调用
    tree[root].data = tree[2 * root].data + tree[2 * root + 1].data;//递归回来求,父亲的区间值
}
void updata(int p, long long int v, int l, int r, int root)
{
    int mid;
    if(l == r)
    {
        tree[root].data += v;
        return ;
    }
    mid = (l + r) / 2;
    if(p <= mid) updata(p, v, l, mid, 2 * root);//判断p是在左边的区间还是右边的区间
    else updata(p, v, mid+1, r, 2 * root + 1);
    tree[root].data = tree[2 * root].data + tree[2 * root + 1].data;//递归回来,更新父亲的区间值
}
long long sum(int L, int R, int l, int r, int root)
{
    int mid;
    long long int red = 0;
    if(L <= l && R >= r) return tree[root].data;//如果区间满足L,R的范围就返回对于的区间值
    mid = (l + r) / 2;
    if(L <= mid) red += sum(L, R, l, mid, 2 * root);//左边求值 同时求和
    if(R > mid) red += sum(L, R, mid + 1, r, 2 * root + 1);//右边求值 同时求和
    return red;//返回结果

}
int main()
{
    int n, m, num, p, L, R;
    long long int v;
    while(~scanf("%d", &n))
    {
        creat(1, 1, n);//从下标1到n构建 线段树 数组, 分别表示 根节点下标,区间左边界,区间右边界
        scanf("%d", &m);//m次操作
        while(m--)
        {
            scanf("%d", &num);
            if(num == 1)//第p个数的值增加v
            {
                scanf("%d %lld", &p, &v);
                updata(p, v, 1, n, 1);//更新值,同时调整线段树
            }
            else if(num == 2)//求L,R区间的值
            {
                scanf("%d %d", &L, &R);
                printf("%lld\n", sum(L, R, 1, n, 1));//求值
            }
        }
    }
    return 0;
}
### SDUT C语言 PTA 一维数组求众数解题思路与方法 #### 题目描述 题目要求输入一组整数,找出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即众数,并输出该众数值。假设给定的数据保证存在唯一众数。 #### 数据结构选择 为了高效统计各个数字出现频率并最终确定哪个是最频繁的那个,可以采用哈希表的思想来解决问题,在这里通过定义一个大小固定的辅助数组`b[]`实现这一功能[^1]。 #### 输入处理逻辑 利用循环读取n个整数到变量a中,每次读入后依据其值作为索引位置对相应计数器加1操作完成频次记录工作;注意初始化阶段需将整个辅助数组置零以便后续累加计算准确性不受影响[^2]。 ```c int a, n; while (~scanf("%d", &n)) { int b[1001] = { 0 }; // 初始化辅助数组为全0 for (int i = 0; i < n; ++i) { scanf("%d", &a); b[a]++; } } ``` #### 寻找最大值及其对应的下标 遍历辅助数组寻找最高频次的同时记住对应原始数据中的具体数值k,这一步骤同样放在for循环内执行比较方便简洁: ```c int max = 0, k;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if (b[i] > max) { max = b[i]; k = i; } } printf("%d\n", k); // 输出找到的最大频率所代表的原数组成员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定位具有最多重复次数的那个特定元素,并将其打印出来结束当前测试案例处理流程。 #### 完整程序框架 最后把以上各部分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C语言源文件如下所示: ```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n; while (~scanf("%d", &n)) { int b[1001] = { 0 }, max = 0, k; for (int i = 0; i < n; ++i) { scanf("%d", &a); b[a]++; }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if (b[i] > max) { max = b[i]; k = i; } } printf("%d\n", k); } return 0; } ``` 此版本不仅实现了基本的功能需求还具备良好的可读性和维护性特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