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受众的数据可视化设计
1. 数据导游的角色
在进行数据可视化时,我们可以将其想象成一场数据之旅,而我们就是这场旅行的导游。就像游客希望导游能准确地告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介绍当时的人物情况,解释建筑独特的颜色和标记一样,作为数据导游,我们也有相应的责任。
我们要为读者指出感兴趣的方向,提供数据背景信息,确保不造成混淆,并保持内容的聚焦。不过,针对不同的读者,我们提供这些信息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展示数据的真实性是首要原则。
2. 数据背景的重要性
数据的背景信息对于理解数据至关重要。就像一张孤立的婚礼照片,一开始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但随着更多背景信息的提供,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数据可视化也是如此,如果只展示一张没有背景的图表,人们很难对其进行解读。
例如,FlightAware网站上的一张航班地图,乍一看似乎只是一个故障的航班追踪图,但实际上这是一架小型飞机在墨西哥湾上空盘旋两个多小时后最终坠入大海的飞行路径,飞行员当时没有反应。了解了这个背景,这张地图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很多时候,当我们长时间处理一个数据集时,容易忘记其他人对它并不像我们一样熟悉。我们需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回忆自己最初接触数据时的感受,只是面对一堆数字。所以,为他人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让他们跟上我们的节奏是很有必要的。
3. 概念引导
统计图形是数据探索的重要工具,但对于普通受众来说,我们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因为即使是从事数据工作的人,也可能对某些图表类型不熟悉,或者关注的视觉特征与我们不同。
比如,在研究生二年级时,教授展示了一张有上升趋势的折线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