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可视化组件全解析
在数据可视化领域,若能深入理解数据解读方式以及图形元素的组合与运作原理,往往能创造出超越软件默认效果的可视化成果。这就如同厨艺精湛的厨师,能将普通食材转化为美味佳肴,而可视化高手也能把数据转化为清晰易懂的图形。下面将详细介绍可视化的关键组件。
可视化的核心组件
可视化主要由四大组件构成,数据则是驱动这些组件的核心力量。这四大组件分别是视觉线索、坐标系、比例尺和上下文信息,它们相互协作,任一组件的选择都会影响其他组件。
- 视觉线索 :可视化的基础是将数据映射到几何图形和颜色上。人类大脑善于识别模式,能在视觉图形和其代表的数字之间切换,但要确保数据的本质在这种切换中不丢失。常见的视觉线索有以下几种:
- 位置 :通过数据点在特定空间或坐标系中的位置来比较数值。例如在散点图中,依据数据点的 x 和 y 坐标及其相对位置进行判断。使用位置作为视觉线索的优点是节省空间,能同时绘制大量数据以发现趋势、集群和异常值;缺点是难以快速识别每个点代表的具体信息,且数据点重叠会带来更多问题。
- 长度 :常用于柱状图,柱子越长,代表的绝对值越大,可在水平、垂直或圆周的不同角度等方向使用。判断长度时需看到线条或柱子的两端,否则会对数值的最大、最小值及中间值产生偏差。例如,某新闻媒体展示的税率对比柱状图,因数值轴起始点设置不当,夸大了税率变化。
- 角度 :角度范围在 0 到 360 度之间,常用于表示整体的部分,如常见的饼图。每个角度都有其共轭角,所有扇形角度之和构成一个完整的圆。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6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