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F RFID指纹识别的实用性研究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RFID(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零售到物流,无处不在。然而,这项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隐私问题的担忧。本文将深入探讨UHF RFID指纹识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以及它对人们隐私的潜在影响。
1. 背景与问题提出
考虑这样一个场景:攻击者试图在有限时间和特定区域(如商场)内跟踪携带多个被动UHF RFID标签的人。攻击者会在该区域的战略位置布置物理层识别设备,即指纹识别器。指纹识别器通过以下步骤对人进行画像:
1. 收集来自假设在人身上的一组标签的RF信号。
2. 根据特定的RF信号特征提取每个标签的指纹。
3. 创建一个包含所有标签指纹的个人画像。
这些画像随后用于人员跟踪,可能揭示人们的行为信息。虽然许多研究认为基于RFID的跟踪威胁是真实存在的,但对于这种跟踪在现实场景中的实用性仍存在疑问。本文旨在研究在现实世界场景中,基于RFID的跟踪是否可行和实用。我们认为,如果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跟踪将具有实用性:
- 能够在动态环境中可靠地提取人们的RFID指纹。
- 指纹识别器可以制造成紧凑、低成本的设备。
- 画像能够高精度地重建人们的行动轨迹。
2. RFID标签、信号特征与标签指纹
我们使用由210个EPC class - 1 generation - 2(C1G2)RFID标签组成的标签群体进行研究,这些标签来自12种不同型号和3个制造商。EPC C1G2标签是事实上的标准被动UHF标签,在当前市场中最为常见,广泛用于物品和托盘级别的条形码替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82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