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F RFID指纹识别技术的实用性与隐私影响
1. 数据收集情况
在UHF RFID指纹识别的研究中,收集了多组数据,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 数据集 | 型号 | 标签数量 | 提取的BLF数量 | 配置 | 每个标签提取的总BLF数量 | 每个标签的BLF数量 |
| — | — | — | — | — | — | — |
| 1 | ALN9640 | 100 | 200 | 3 | 200 | 21 |
| 2 | ALN{9540, 9562, 96402, 9654} | 40 | 200 | 3 | 200 | - |
| 3 | ALN96402 | 10 | 200 | 3 - 22 | 4000 | - |
| 4 | ALN9640 | 100 | 200 | 1,2 | 400 | - |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每个型号,通常考虑10个标签;部分标签是从数据集1和4使用的100个标签中随机选取的;对于Dogbone标签,考虑了3种不同的集成电路型号。
2. 标签可区分性分析
2.1 基于指纹概率分布的分析
基于两个数据集的指纹概率分布来分析标签的可区分性。数据集1包含100个相同型号(同一制造商)标签的20000个提取的BLF;数据集2包含12种不同型号的120个标签的24000个提取的BLF。
通过对这两个数据集的分析,我们发现:
- 每个标签内的指纹变化相对较小。对于100个相同型号的标签,平均标准偏差约为120Hz;对于120个不同型号的标签,平均标准偏差约为196Hz。
- 不同标签的指纹位于不同的频
UHF RFID指纹识别与隐私影响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82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