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激光多普勒流量计原型的研究与应用

激光多普勒流量计原型的研究与应用

1. 激光多普勒流量计原型介绍

为了在不显著损伤组织的情况下监测大鼠深部脑结构中的血流变化,正在构建一种基于自混合的原型,它配备了小型化的激光多普勒探头。在自混合方法中,激光二极管背面的监测光电二极管用于信号检测,因此使用单根光纤进行光发射和检测。采用了波长为 785 和 1308 nm 的尾纤式激光二极管以及单模光纤,标准单模光纤的包层和护套直径分别为 125 和 250 μm。探头由插入外径为 260 μm 微针中的剥裸光纤组成,测量将在大鼠脑海马体中进行。由于市售探头直径为 450 μm,使用单根光纤可将探头尺寸缩小至 58%。

2. 模型构建

2.1 幻影模型

  • 模型结构 :幻影模型旨在体外评估非侵入式流量计原型对不同深度移动流体(如皮肤中的情况)的响应。它由缠绕在铝块上的特氟龙微管组成,共六层。微管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为 0.3 和 0.76 mm。
  • 模拟参数 :选择商用脱脂牛奶作为移动流体,因其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散射体,且不像微球那样会沉淀,行为与脂质乳剂溶液相似,处理方便且成本低。但牛奶不稳定,每天仅使用相同的牛奶溶液。用电动注射器以不同速度(1.56、3.12、4.68、6.25、7.78 和 9.35 mm/s)将牛奶泵入微管,使用了 100% 牛奶以及 50% 和 25% 的牛奶水溶液。
  • 模拟设置 :第一个模拟模型由三层组成。第一层由相当于六层微管的物体组成,总深度为 5 mm。两个较深的层模拟铝板,每层厚度为 0.1
【博士论文复现】【阻抗建模、验证扫频法】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稳定性分析(包含锁相环电流环)(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档是一份关于“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稳定性分析”的Simulink仿真实现资源,重点复现博士论文中的阻抗建模扫频法验证过程,涵盖锁相环和电流环等关键控制环节。通过构建详细的逆变器模型,采用小信号扰动方法进行频域扫描,获取系统输出阻抗特性,并结合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分析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帮助深入理解光伏发电系统在弱电网条件下的动态行为失稳机理。; 适合人群:具备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熟悉Simulink仿真环境,从事新能源发电、微电网或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研究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②学习基于扫频法的系统稳定性分析流程;③复现高水平学术论文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支撑科研项目或学位论文工作;④为实际工程中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提供仿真分析手段。;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相关理论教材原始论文,逐步运行并调试提供的Simulink模型,重点关注锁相环电流控制器参数对系统阻抗特性的影响,通过改变电网强度等条件观察系统稳定性变化,深化对阻抗分析法的理解应用能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