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全流程管理与最佳实践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从设计到部署,再到项目管理,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软件开发各流程的关键要点和最佳实践。
1. 设计阶段
1.1 模型收集与设计
在软件开发中,首先要进行模型的收集,包括软件架构文档(SAD)、需求模型、业务模型和企业模型等。通过运用类建模、序列图绘制、协作图绘制、持久化建模、状态建模和组件建模等技术,最终形成系统的详细设计模型。
设计时要适应实施环境,不仅要反映模型,还要考虑组织的目标环境。例如,适用于高度分布式环境的设计可能不适用于独立、无连接的个人计算机环境。
1.2 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原型设计是需求工作流程的重要活动,但用户界面设计本身属于当前工作流程。原型设计的目的是理解软件需求并传达对这些需求的理解,然后将原型改进以符合组织认可的用户界面设计标准。
2. 实施工作流程
实施工作流程的目的是编写并初步测试软件,在构建阶段包括以下关键活动:
1. 与建模人员密切合作 :系统设计体现在设计模型中,程序员需要与建模人员紧密合作,理解模型并提供相关反馈。
2. 文档化代码 :值得编写的代码就值得文档化。实践表明,为代码编写初始文档(即使是简略形式)的开发人员比不这样做的人员更高效。
3. 编写代码 :若无法复用现有代码,就需编写新的源代码。新代码基于设计模型,发现设计模型问题时,要与建模人员合作解决,可能需要修改模型或代码。代码编写可能涉及用户界面、业务逻辑、持久化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