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 A 轮阶段的深度反思与公开检讨

Note

“我们曾用30分钟的快决策,让几十人的团队付出了90天甚至180天走弯路的代价。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才明白,过去我们所有的挣扎和迷茫,根源并不在于执行,而在于决策本身。”

大家好,我是 Sealos 团队的创始人之一。

写下这篇文章,对我而言,是一次悬崖勒马后的复盘,也是一次枪口朝上的自我批判。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像许多初创公司的管理者一样,痴迷于执行——我曾被任命为 CMO,后来又成了 COO,但无论头衔如何变化,我做的第一件事都是去百度百科搜索这个词的含义,然后一头扎进执行的细节里。

我曾和工程师一起通宵编程,也曾不断向团队负责人施压,试图从流程和管理中挤出效率。

结果呢?我手下明明是我见过最棒的一群人,但大家总感觉一身的力气打在棉花上,整个公司像个陀螺,转得飞快,但一直在原地。

直到今年6月,我才从那种头痛医脚式的忙碌中惊醒,看到了一个更深层、也更致命的问题。

这篇文章,就是聊聊我们是如何从迷恋执行的幻觉,回归到敬畏决策的常识,以及我们为此交了多少学费、挨了多少毒打、又下了多大决心去改变。

转折点:决策问题,远大于执行问题!

我们过去是如何做决策的?

我来讲两个至今仍让我感到后怕的例子。

第一个,是关于我们季度 OKR 的制定。在公司几十人的时候,我们依然沿用着早期十几个人时的做法。看似开了两天的会,但真正决定方向的,可能就是第一天上午。大家分组讨论一个多小时,迫于时间压力匆匆结束,然后花半小时各自汇报,最后由核心管理层画几个重点。

你没听错。两小时,七嘴八舌,几十号人未来90天的命运,就这么定了。

我们用如此草率的方式,定义了团队未来一整个季度的汗水和奋斗。当决策本身就模糊不清,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时候,再强大的执行力也只会带着我们加速跑偏。

第二个例子,关于我们的出海战略。这曾是我们连续两个季度想要 “All-in” 的方向。负责的相关同事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准备了详尽的方案。但我们的决策路径是怎样的呢?拉了一个六七个人的会,在飞书上讨论了40分钟左右,基本上是提出方案的人在讲,我们零星提一点意见,然后……会议就结束了。

一个关乎公司核心资源的战略方向,在40分钟内被轻易通过。现在回想起来,我感到一阵后怕。我作为决策者,在那个时刻犯了战略性偷懒的致命错误。我本应该在接下来的一到两周里,让这份文档始终打开在我的电脑桌面上,去反复推演、质疑、思考其中的关键路径和潜在障碍

但我们没有。我们选择了一种尝试心态,把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完全抛给了执行者。

当我在6月份意识到这一切时,一个念头清晰地浮现在我脑海中:决策问题,远大于执行问题。

而过去我们所有关于执行的讨论,都只是在隔靴挠痒。那一刻,我得出了一个或许有些刺耳,但绝对清醒的结论:

“没有关键论证的决策,就是耍流氓。”

三板斧彻底告别混乱

光检讨不行动,就是耍嘴皮子。所以,我们和核心团队开了几次吵到快拍桌子的会,凝聚共识后,抡起了三板斧。

第一斧:砍掉 “不聚焦”——我们不再半血打 Boss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类似《黑神话:悟空》那样的游戏,虎先锋很难打 需要全神贯注。但我们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状态是:我们整个团队,都在半血打 Boss。

我们同时在推进两个甚至三个产品。这意味着,最优秀的 UI 设计师,在 A 产品的体验细节还没打磨透彻时,就要被拉去做 B 产品的海报和文化衫;最核心的工程师,绞尽脑汁优化完 A 产品的架构,又要去应对 B 产品紧急的需求。

我们的大多数同学,都在高负荷地完成任务,却失去了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实现自我突破的机会。

作为一个 COO,我也被两线作战撕扯得精疲力尽,无法对任何一个战略方向进行深度思考。

正因为人力和资源有限,所以才更要聚焦。这句我们强调了无数遍的话,这一次,我们决定从公司战略层面去真正执行它。

我们做出了一个艰难但果断的决定:将其中一个产品线 (FastGPT) 彻底拆分出去,让两边的核心资源都充分聚焦

第二斧:提高稳定性——被忽略的最大不聚焦

我们过去常常拿阿里云的初期经历来安慰自己,似乎 “创业初期,不稳定是正常的”。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错误认知。

人家 (阿里云) 是想做好,但初期能力有限没做好,这是结果;我们是觉得初期不用做好,连想做好的意愿都没有。” 我在一次内部沟通中尖锐地指出,“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我们是求下,结果啥都没得到。”

稳定性和安全,是产品的 “1”,没有这个 1,后面所有的功能、运营、增长都是 0

忽略稳定性,是最大的 “不聚焦”,因为它会让团队所有的努力,都可能在瞬息之间化为乌有。

好消息是,这个意识形态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我们成立了 “稳定与安全小组”,由最资深的工程师牵头。我去找他聊的时候,本准备了一大套说辞,结果他说:“你完全不用担心,我早就想做了。” 当我去找另一位技术骨干时,他甚至说:“你不找我,我也要去找你了,实在受不了了。”

我才知道,这个决定,我做得太晚了。

第三斧:建立新秩序——混乱是执行真正的杀手

我们的团队里,从不缺乏优秀的人才。我曾面试过一位实习生,他刚入职,在没人引导的情况下,就自发地把一个棘手的线上问题漂亮地解决了。但他最终还是离开了。

回溯他在公司的经历,我感到非常愧疚。他被分配去独立处理一个没有清晰产品定义、没有上下游配合、甚至连其直接负责人都不完全认可的 “工单” 项目。他就像一个孤胆英雄,在信息的荒漠里独自奋战,任务永远延期,永远得不到正向反馈。

“我亲自招来的优秀人才,他的能力,就这样被我们混乱的流程所吞噬了。”

这件事让我深刻反思:“混乱是执行的杀手,它会毁灭你的效率和团队信心。” 长期以来,我们产品经理的缺位是匪夷所思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最终结果,就是没有产品经理。

现在,我们终于迎来了专业的 PM (产品经理)。但这远远不够。我们正在建立一个以产品为核心的联合小组,把产品、运营、设计、研发紧密地组织在一起。Leader 的责任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给你的 C 位提供最好的输出环境。”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有能力的人能更大地发挥潜力,团队才可能取得胜利。

写在最后:检讨完了,然后呢?

这篇文章,充满了自我批判。我的合伙人海涛鼓励我一定要讲出来,他说:“我们团队一直太缺少批评了。”

我同意。但批评不是目的,进步才是。

我们过去取得的成绩是真实的:用户在增长,营收在变多,团队在扩大

但我们不能永远躺在 “初创公司” 的功劳簿上。从 A 轮开始,从 50 人这个节点开始,我们必须克服过去的思想惯性,完成一次组织的蜕变。

我之所以选择如此坦诚地公开我们的 “丑陋”,是因为我相信,勇于批评和自我批判,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我希望今天我们批评的这些问题,下个季度就不会再出现。

事实上,改变已经发生。

我们团队的思想共识,这个最难啃的骨头,已经被啃下来了。剩下的 50%,是打破我们每个人的惯性,坚定地执行下去。

我未来会继续批评下去,批评偷懒的决策、批评混乱的流程、批评一切阻碍我们进步的惯性。当然,我更欢迎团队的每一位伙伴,也能随时随地向我、向所有管理者提出批评。

“总结汇报千条路,下周继续走原路” 的时代,必须在我们这里终结。

我们的进化,才刚刚开始。

加入 Sealos 开源社区

体验像个人电脑一样简单的云操作系统

🏠官网链接

https://sealos.run

🐙GitHub 地址

https://github.com/labring/sealos

📑访问 Sealos 文档

https://sealos.run/docs/Intro

🏘️逛逛论坛

https://forum.sealos.run/

往期推荐

Cursor 开源平替 Cline 到底是如何实现的?本文带你刨根问底

2025-02-17

这波太狠了!Sealos 准备使用 MCP 协议打造超级 AI 大脑

2025-02-14

宣布件大事儿,Devbox 正式支持 Jetbrains 全家桶!!!

2025-01-22

某教育网站疑似删库。。。没备份。。。数据全没了。。。Sealos 带你一分钟满血复活

2025-01-16

Sealos Devbox 模板市场重磅上线!彻底告别重复的开发环境配置

2025-01-10

关于 Sealos

Sealos 是一款以 Kubernetes 为内核的云操作系统发行版,集本地开发、线上测试、打包上线为一体,无需云计算专业知识,就能在几秒钟内部署、管理和扩展您的应用。

关注 Sealos 公众号与我们一同成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