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辅助装置控制策略与监管系统解析
1. 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生理控制策略比较
在心脏辅助领域,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的生理控制策略至关重要。Pauls等人在2016年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在体外循环模拟电路(CSC)中,在相同条件下严格评估文献中先前提出的几种生理控制策略。该研究重点考察了每个控制系统在改善LVAD的前负荷和后负荷敏感性、避免心室抽吸以及防止在血管阻力和模拟体位变化期间出现肺充血等方面的能力。
文献中报道并在该研究中得到验证的八种生理控制策略如下:
1. 恒定入口压力(CIP)控制器 :目标是保持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恒定。
2. 恒定压差控制器(∆P) :旨在使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的平均压力差接近指定的参考压差(∆Pref)。
3. 恒定主动脉压力和压差控制器(AoP/∆P) :有两个控制目标,主要目标是将主动脉压力保持在一个确定的值,次要目标是将泵的压差∆P保持在一个确定的值。
4. 恒定流量控制器(CQ) :致力于将泵的流量维持在预定的参考流量率。
5. 恒定后负荷阻抗(CAI)控制器 :利用LVEDP(一种前负荷测量值)与LVAD目标流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以维持恒定的后负荷阻抗,从而模拟流量与前负荷之间的Starling关系。
6. Starling LVEDP(S - LVEDP)控制器 :通过调整LVAD泵的速度,以实现根据前负荷(由LVEDP表示)定义的流量率。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49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