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的事情:有意无意地寻求用很小付出获得很大「回报」的偏方,哪怕回报是虚拟的。这种行为会提升自己的「兴奋阈值」,让人越来越不容易拥有成就感,从而越来越依赖虚拟的成就感,陷入恶性循环。症状轻的:沉溺游戏(在虚拟世界中加快时间流逝的速度,使得「成功」来得更快)、种马小说(意淫人能轻易获得想要的东西);症状重甚至犯法的:赌博(轻易获得「金钱」)、吸毒(轻易获得「爽」的感觉)等。
- 只接收「低信息密度」的信息源:只愿意接收信息密度低的信息(如无需太多动脑的视频、图片,以及深度较浅的娱乐、八卦、体育新闻等),不愿意接收信息密度高、需要思考后才能吸收的信息(如课程、知识框架、分析报告等)。由于真正有价值、能让人进步的信息大多是需要思考和消化的,所以如果完全隔离了这部分内容,基本也就隔离了进步的可能。
- 习惯用「错位成就感」麻痹自己:有两类:① 习惯于拿自己擅长的东西和别人不擅长的东西比较,从来获得「比别人强」的错觉(如:和运动员比学习成绩,和学霸比体育);② 习惯于拿别人做事情A 的时间来做事情 B,来假装自己在事情 B 上做得好(如:「炫耀」自己在节假日做了比别人更多的工作,但也仅仅是在节假日才能如此)。
- 过度依赖「既有可行路径」:在工作中,习惯了一件事情的流程后再也没想过如何改进,只会机械地重复,然后骗自己很充实。没有改进,便也没有剔除糟粕的意识,于是需要重复的东西越来越多,消耗时间也越来越长,到最后,看上去每天做了很多事情,但其实不仅一点进步都没有,还挤占了进步的空间。
- 封闭「强化学习」的通道:在学习或接受信息中,只愿意执行最简单的第一步,却不愿意执行接下来更为复杂的巩固和应用流程,只听不说、只看不写、只学不练,还麻痹自己说学到了很多东西,而实际上,这种「浅层」的学习遗忘极快,有时还不如不学。比如,天天学英语,却从不写英语文章;再比如,天天花大量时间刷知乎,却从不写答案、写总结。
发现短期的努力无法带来超额的回报,就因此放弃了努力。这点在聪明人身上尤其明显。
以前念本科的时候身在top2,身边几乎都是聪明人。这些人在念高中的时候,别人花了一个星期搞明白的问题,他们可能只需要花半个小时就能搞明白,从此对这类题型就可以闭着眼睛答对了。这种短期研究带来长期超额回报的机制,反复的出现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之中,导致大家后来出现了一种错觉,即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短期的努力带来长期的回报。
后来进了大学,身边的牛人更多了,人生的维度不再是单一的学习了,很多人发现以前自己熟悉的这种机制渐渐失去了作用,于是很多人渐渐丧失了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就不再愿意去努力了。
比如微积分,不是看一个礼拜的书就可以考100分;
比如追女生,不是跟妹子交往一个礼拜就可以表白成功;
比如学习编程,不是自己啃一个礼拜《C++ Primer》就可以完美解决八皇后的问题;
比如学习投资,不是研究一个礼拜的巴菲特就可以投资赚钱了。
进入到成人的世界之后,事物的复杂度上升了不止一个层次,所有回报的获得周期变得越来越长,需要投入的努力和坚持也越来越大,而之前自己所仰仗的聪明,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小。
人们总是重视短期的努力所达成的效果,而轻视长期的付出所带来的的回报。一旦短期努力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成就,就不愿意再去付出了。很多人,就这样慢慢的废掉了。
1.8K个赞了,也被大家顶到第一个回答了。感谢大家!
说了问题,也得说说解决的方式。
其实上面所说的颓废的原因,在每个人身上都多多少少的出现过,包括我自己。所以我也想了很多方法来克服。
我自己感觉最好的方法,是很多事情都通过短期的努力先尝试一下,时间可以是两个礼拜到一个月;之后如果因为毅力的原因,或者碰到了更有意思的事情,没关系,可以先把这件事情放下,转到下一件事情中。这样尝试过几件事情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回过头总结一下,看看有哪家事情对自己形成了潜移默化的积累或者改变,哪怕是很微小的积累或者改变。如果有的话,可以再尝试将这件事情捡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尝试去学一件新事物的时候,在初期可能会学的比较快,也就是所谓的新手福利;但很快就会进入瓶颈,很多人可能会在瓶颈期选择放弃。但是如果隔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当初的瓶颈好像不再是瓶颈了,可以通过有限的努力进行克服。
所以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暂时走开一下,也只是人之常情,这没有关系;关键是要过段时间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是否潜移默化的有了积累,是否可以突破当时的瓶颈,是否值得你继续坚持去做。
1.低效的勤奋。
明天要考试了,今天我借来同学的笔记,彻夜手抄了一份,红黄蓝三色,还配有思维导图。我真是勤奋,笔记做的真精美……愚公移山态度固然坚定,可在今天你要是还在徒劳地做这种高时间成本、低收益的蠢事,只能是感动自己。
2.即时诱惑打败长远目标。
眼前高热量的油炸、烧烤的诱惑,与漫漫的减肥之路,能忍住不大快朵颐?
宿舍睡个懒觉起来吃鸡打农药,不比早起在冷教室里听无趣的专业课有吸引力?
我就放纵自己这一次吧……明天我就早睡早起、规律饮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这个明天却从来没有到来。
3.陷入道德许可陷阱。
在《自控力》里面看到一个实验,研究表明,当我们刚做完善事甚至只是有善念比如考虑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这反而会给我们放纵的机会,把多吃一块炸鸡、多抽一根烟、多睡两个小时懒觉当做对自己的奖励。当觉得自己品德高尚的时候,是不会质疑自己的决定的。
4.虚假希望综合症。
虚假希望综合症是由波利维和赫尔曼提出的。指的是,当我们在下定决心做出改变的时候,就已经感觉良好了,从而行动上懈怠,有了罪恶感,然后放弃目标。等到下一次重新立flag,再次自我感觉良好,行动上懈怠,有罪恶感,放弃目标……
5.被身边人同化。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习惯无论好坏,都是会传染的。当身边人都在懒散地走捷径的时候,你会很自然地被同化,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无论对错。
借力打力,见招拆招。我们该怎么样打破这恶循环,一步步重塑自己?
1.做事求质求量,意志力最强时,做最重要的事。
意志力是有限的资源,观察自己意志力最强的时间段,用来做重要不紧急的事。
2.把“这次”替换成“每天”。
你不是只会放纵自己这一天,明天这时你还是会沉浸在其中的。想要动摇的时候,思考你愿意承担每天都做这件事的责任吗?愿意每天都在这个时间点吃烧烤吗?想象你实现长远目标时的状态,自己愿意为了眼下的一时之快放弃自己的目标吗?
如果不能,从现在开始就拒绝诱惑。
3.时刻牢记自己的真正目标。
不为自己的任何及时行乐的行为找借口,想让过去的善行为自己开脱时,多回想自己的真正目标。
4.保留满足感,目标可视化。
决定去做了,就马上去做,并将第一天完成目标时的愉悦心情保留,可以通过发一条语音给自己来记录此刻的心情,当第二天想要懈怠时,拿出来回放。除此之外,还可以让长期目标达成时的奖励可视化。
5.选择积极的社交。
想要减肥,加入减肥小组互相监督比你单枪匹马的效果要好;想要积极地改变,就远离有这种坏习惯的人。
最近刚读完《自控力》,分享一些书中提到的可以提升意志力的技能吧。
①冥想练习;
原地不动,安静坐好,注意你的呼吸,吸气时默念“吸”,呼气时默念“呼”,集中注意力,专注于呼吸本身。每天5-15分钟。
②深呼吸法;
这个方法和冥想练习有些像,只是对场地要求不高,只需要把呼吸频次降到每分钟4-6次,就是每次呼吸10-15秒。训练几分钟后会感到平静,有控制感。
③十分钟定则;
面对诱惑时,先给自己10分钟时间,如果10分钟后依然想要,就可以拥有它,但在这10分钟内,必须要时刻想着长远的奖励。
④远离产生恐惧感的媒介;
不相干的恐惧感会让人意志力变薄弱,无意识地屈服于诱惑。所以少接触会让你感到不安全的电视节目、访谈吧,即使你不去关注的话,世界末日也并不会来临。
⑤保存完成任务时的愉悦感。
以跑步为例,刚开始制定计划并满怀信心完成时,我是非常愉悦的,但是到了第二天,我就很有可能会忘记这种感觉然后拖延不想去跑步,flag就又倒了。可以在跑完步后语音为自己发条消息描述积极的感受,然后等到想懈怠的时候回听一下。
1.埋头苦干,沉迷于穷忙
从不思考总结,只是机械性地重复工作。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但效率却从未增长。废掉的是你的进取。
2.瘫在舒适区,没有踏出过圈子
只是沉浸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没有尝试新的方案,没有学新的知识,没有看新的风景,也就没有机会遇见新的自己。废掉的是你的可能性。
3.盲目信任你的自制力
相信自己能只玩一局游戏,只刷十分钟知乎,不以强制性的方法加以掌控。最终事情一推再推,时间都被电子产品蚕食殆尽。废掉的是你的时间。
4.任由生物钟崩坏
晚上熬夜到熬两三点,白天疲惫起不来。身体越来越弱,脸上痘痘渐渐浮起,还有一堆没有发现的潜在疾病。但在没有真正发病时,是怎么也不会珍惜自己的健康。长期熬夜,废掉的是你的身体。
5.面无笑色,厌弃交际
一直绷着脸,少有笑容,却总觉得别人对自己态度不善。要么毫无自信扭扭捏捏,要么善于抱怨负能量爆棚,废掉的是你的人际。
6.只享受短时反馈的快感
沉迷于打游戏,读种马,看知乎,刷抖音的短时快感,却静不下心来读一本书,学一门新技术。废掉的是你的成长。
7.千思万想,止于行动
要么听了一场演讲;要么喝完一碗鸡汤;要么看完这篇回复,心里想着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翻了好几页知乎,订好一大堆计划,满腔热血,跃跃欲试。第二天起来,就都抛之脑后,继续自己的油腻人生。废掉的是你的行动力。
1、墨守成规,害怕去改变,拒绝及时止损
2、只喜欢易接受好消化的内容,不愿意学习深刻系统的知识
3、惰性思维,不要最后一刻绝不行动
4、不喜欢主动反省和思考
5、目光短浅,纠结小利益,没有统筹长远
6、除了糊口的工作,其余时间都在放空
7、透支身体健康
8、看不清人丑要多读书的道理
9、狐朋狗友的无效社交
10、将安于现状解释为知足常乐
11、封闭自己,偏执地认为自己是世界中心
12、过于享乐,对欲望没有节制
13、沉溺于过去,不愿意放过自己也放过他人
14、容易产生依赖心理,遇事总找退路
15、没有真正的朋友,只看蝇头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