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动态NAT实验
1.1 实验目的
1.理解动态NAT的工作原理通过公网地址池动态分配IP给内网主机(一对一临时映射)。
2.掌握路由器上动态NAT的配置流程(接口IP、ACL、地址池、NAT关联)。
3.本实验基于eNSP1.3.00.100,搭建动态NAT实验,验证内网主机共享公网地址池、IP动态分配。
1.2 实验拓扑图
1.2.1 拓步图配置说明
设备 | 接口 | IP地址 | 核心角色 |
AR2 | GE0/0/1(外网口) | 1.1.1.2/24 | 外网节点 |
AR1 | GE0/0/1(外网口) GE0/0/2(内网口) | 1.1.1.1/24 192.168.1.254/24 | 连接外网AR2 内网网关(NAT设备) |
SW | 所有接口 | 无IP | 内网交换设备 |
PC1 | Ethernet0/0/1 | 192.168.1.1/24 | 内网主机(需NAT) |
PC2 | Ethernet0/0/1 | 192.168.1.2/24 | 内网主机(需NAT) |
1.3 详细配置
1.3.1 PC配置
1.3.2 AR1配置
U t m
Sys
sysname AR1
acl number 2000
rule 5 permit source 192.168.1.0 0.0.0.255
nat address-group 1 1.1.1.5 1.1.1.10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0
nat outbound 2000 address-group 1 no-pat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ip address 192.168.1.254 255.255.255.0
Return
Save
1.3.3 AR2配置
U t m
Sys
sysname AR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1.1.2 255.255.255.0
Return
Save
1.4 验证步骤
1.4.1 PC1访问外网(AR2)
1.4.2 PC2能访问外网(AR2)
1.4.3 PC1和PC2可以互相访问
1.4.4 (AR2)外网不能访问内网(PC1/PC2)
1.4.5 查看地址池给PC分配地址 查看会话
Dis nat session all查看
1.4.6 查看抓包(实体机不会一直分配不同IP)
1.5 实验结论
本实验基于eNSP1.3.00.100的动态NAT实验。
动态NAT通过公网地址池为内网主机动态分配临时IP,实现多主机共享少量公网IP;
配置关键步骤:接口IP→ACL匹配→地址池创建→关联NAT规则→应用到外网接口;
动态NAT适用于内网主机数量多于公网IP数量的场景,现在不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