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学习篇(一)消息发布器、订阅器(py)带注释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ROS中的消息发布器和订阅器的Python实现,包括创建scripts文件夹,添加talker.py和listener.py脚本,并讨论了在Python脚本中添加汉语注释导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消息发布器

在工作空间中新建scripts文件夹
然后将示例脚本talker.py下载到新脚本目录并使其可执行:

$ wget https://raw.github.com/ros/ros_tutorials/kinetic-devel/rospy_tutorials/001_talker_listener/talker.py
$ chmod +x talker.py #使节点可执行

此talker.py脚本文件内容及其注释如下:

#!/usr/bin/env python
#此语句确保此脚本为py脚本

import rospy  
#编写ros节点必须导入
from std_msgs.msg import String  
#std_msgs.msg表明使用此标准,,string表明发布的消息类型是string

def talker()<
<think>好的,用户想在ROS2中实现RRT路径规划,需要教程和示例代码。首先,我得回顾下RRT的基本原理,确保自己理解正确。RRT通过随机采样扩展树结构来探索空间,适合高维空间的路径规划,这在机人领域很常见。 接下来,ROS2的实现部分。用户可能已经熟悉ROS1,但ROS2在架构上有变化,比如节点管理、通信机制等。需要指出两者的不同,并给出针对ROS2的具体步骤。比如,使用ament构建系统,以及rclcpp库来编写节点。 然后,结构规划。通常路径规划ROS2中作为个节点存在,需要订阅目标点、起始点,发布路径消息。可能需要用到TF2来处理坐标系转换,以及nav_msgs中的Path消息类型。此外,还需要与仿真环境集成,比如Gazebo或Rviz2,这里用户提到了RVIZ,但ROS2中对应的是Rviz2,需要注意命名和用法差异。 代码示例部分,需要展示RRT的核心算法,同时结合ROS2的API。比如,在RRTNode类中初始化订阅者和发布者,定时回调用于执行规划循环。还要处理参数配置,比如步长、迭代次数等,这些可以通过ROS2的参数机制来设置。 然后,实现细节。比如碰撞检测,用户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机人的传感数据或环境地图来实现。这部分在示例中可能需要简化,比如使用二维空间中的障碍物检测,用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扩展。 集成与测试部分,需要指导用户如何启动节点,配置launch文件,并在Rviz2中显示路径。可能还需要处理URDF模型,特别是用户提到的删除中文注释的问题,这在ROS2中同样重要,避免解析错误。 用户可能的疑问点包括:ROS2与ROS1的差异,RRT算法的调参,如何与实际机人连接,以及如何处理实时数据。在回答中需要预见到这些,并在示例代码中给出注释说明,比如参数调整的影响。 最后,相关问题的生成需要围绕RRT在ROS2中的扩展应用、参数优化、与其他算法对比,以及性能分析。这些帮助用户进步探索,符合用户的学习需求。 需要确保所有数学公式,比如RRT的扩展步骤,使用正确的LaTeX格式。例如,随机采样点用$q_{rand}$,节点扩展用$q_{new}$。同时,代码部分用正确的语法高亮,并注明依赖和运行方法。 检查引用部分,用户提供的引用中有提到RRT实现和URDF注意事项,需要正确关联到回答中,比如处理URDF文件时的中文注释问题,可能在ROS2中同样适用,需提醒用户注意。 总结回答结构:原理概述、ROS2实现步骤、代码示例、集成测试、相关问题。确保逻辑清晰,步骤明确,用户能逐步跟进实现。</think>### ROS2实现RRT路径规划的实现步骤与示例代码 #### 1. RRT算法核心原理 RRT通过随机采样和树形扩展探索自由空间,其核心步骤为: 1. 初始化树结构,起点$q_{start}$作为根节点 2. **随机采样**:在配置空间生成随机点$q_{rand}$ 3. **最近邻搜索**:寻找树上距离$q_{rand}$最近的节点$q_{near}$ 4. **扩展新节点**:从$q_{near}$向$q_{rand}$方向扩展步长$\Delta q$,得到$q_{new}$ 5. **碰撞检测**:验证$q_{near}$到$q_{new}$的路径是否无障碍 6. 重复迭代直到到达目标区域 数学表达路径代价函数: $$C(q) = \min_{q' \in \text{Tree}} \|q - q'\|_2$$ #### 2. ROS2实现框架设计 ```python # 文件结构 rrt_planner/ ├── package.xml ├── setup.py ├── resource/ └── src/ ├── rrt_node.cpp # 主节点 ├── rrt_planner.cpp # 算法实现 └── visualization.cpp # Rviz2可视化 ``` #### 3. 核心代码实现(C++) ```cpp // rrt_planner.hpp #include <rclcpp/rclcpp.hpp> #include <nav_msgs/msg/path.hpp> #include <geometry_msgs/msg/pose_stamped.hpp> class RRTPlanner : public rclcpp::Node { public: RRTPlanner() : Node("rrt_planner") { // 参数声明 declare_parameter("max_iterations", 1000); declare_parameter("step_size", 0.5); // 订阅目标点 goal_sub_ = create_subscription<geometry_msgs::msg::PoseStamped>( "/goal_pose", 10, [this](const geometry_msgs::msg::PoseStamped::SharedPtr msg) { goal_ = *msg; runRRT(); }); // 发布路径 path_pub_ = create_publisher<nav_msgs::msg::Path>("/rrt_path", 10); } private: void runRRT() { // RRT算法实现 Node start = {current_pose_.pose.position.x, current_pose_.pose.position.y}; Node goal = {goal_.pose.position.x, goal_.pose.position.y}; std::vector<Node> tree; tree.push_back(start); for (int i = 0; i < max_iterations_; ++i) { Node rand_node = generateRandomNode(); Node nearest = findNearestNeighbor(rand_node, tree); Node new_node = extend(nearest, rand_node); if (checkCollision(nearest, new_node)) { tree.push_back(new_node); if (calculateDistance(new_node, goal) < step_size_) { publishPath(constructPath(tree, new_node)); return; } } } } // 碰撞检测示例(需根据实际环境实现) bool checkCollision(const Node& a, const Node& b) { // 简化的二维直线碰撞检测 // 真实场景需集成传感数据或地图信息[^2] return true; } }; ``` #### 4. 集成与可视化 ```xml <!-- launch文件示例 --> <launch> <node pkg="rrt_planner" exec="rrt_planner" output="screen"> <param name="step_size" value="0.3"/> <param name="max_iterations" value="5000"/> </node> <node pkg="rviz2" exec="rviz2" args="-d $(find-pkg-share rrt_planner)/config/rrt_visualization.rviz"/> </launch> ``` #### 5. 关键实现要点 1. **坐标系处理**:使用`tf2_ros`处理坐标系转换 2. **参数动态配置**:通过`rclcpp::Parameter`实现实时调参 3. **可视化优化**:在Rviz2中显示: - 绿色标记:随机采样点 - 红色连线:树形结构分支 - 蓝色路径:最终规划结果 #### 6. 测试方法 ```bash # 启动示例环境 ros2 launch turtlebot3_gazebo turtlebot3_world.launch.py # 运行规划 ros2 launch rrt_planner rrt_launch.py # 发送目标点 ros2 topic pub /goal_pose geometry_msgs/PoseStamped "{header: {frame_id: 'map'}, pose: {position: {x: 3.0, y: 2.0}}}" ``` [^1]: 需要根据实际机人尺寸修改碰撞检测参数 : 可结合Octomap实现三维空间碰撞检测 [^3]: URDF模型需确保无语法错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