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开发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异步方法调用,具体到代码层面,异步方法调用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最原始的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或者继承Thread类创建异步线程,然后启动异步线程;再如,可以直接用java.util.concurrent包提供的线程池相关API实现异步方法调用。
如果说可以用一行代码快速实现异步方法调用,那是不是比上面方法香很多。
Spring提供了Async注解,就可以帮助我们一行代码搞定异步方法调用。Async注解用起来是很爽,但是如果不对其底层实现做深入研究,难免有时候也会心生疑虑,甚至会因使用不当,遇见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本文首先将对Async注解做简单介绍,然后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项目中因Async注解使用不当的线上问题,接着再深扒Spring源码,对Async注解底层异步线程池的实现原理一探究竟。
二、Async注解简介
Async注解定义源码
从源码可以看出@Async注解定义很简单,只需要关注两点:
-
Target({ElementType.TYPE, ElementType.METHOD})标志Async注解可以作用在方法和类上,作用在类上时,类的所有方法可以实现异步调用。
-
String value( ) default ""是唯一字段属性,用来指定异步线程池,且该字段有缺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