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C 控制部分概述
在TEA2017系统中,功率因数校正(PFC)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当系统启动时,PFC会首先启动。当输出电容电压接近其设计值后,LLC电路才会启动。
另外TEA2017 PFC控制芯片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点,就是考虑到常见AC/DC电源EMI电路会引入X电容和 π \pi π型滤波器,这些电容会使得输入电压和电流产生一定的相位差,从而使得THD值变差,所以芯片可以设置一定的相位补偿来抵消(PFC开通延时补偿电流的超前相位)
另外TEA2017 PFC可以配置为DCM,QR模式,DCM,QR,CCM模式和CCM模式,3种电感工作模式。方便应对不同的设计目标,使得其能更好的应对100-600W功率段PFC电感的设计。这里需要注意TEA2017在DCM模式下其功率因数校正控制方式和其他DCM PFC控制芯片有一点不一样,市面上240W以下PFC 一般时采用固定导通时间的控制模式,这种模式时半个正正弦波周期内电压低,PWM频率高,电压高,PWM频率低。而TEA2017是电压低,频率低,电压高,PWM频率高
TEA2017同时可以配置PFC抖频参数来提高EMI部分的性能。
PFC 工作频率
当 PFC 开始开关时,所需电流最初较低,PFC 开关频率处于最低水平,当所需的 PFC 电流增加时,开关频率也会增加,直到达到其最高大值。这点工作方式和固定导通时间运行的PFC不一样。TEA2017的控制方式为平均电流控制方式。
在每个开关周期,芯片都会计算 PFC 导通时间,使其平均电流符合所需的 PFC 电流,并且其频率与上述频率曲线一致。这样,系统在低负载时达到最大效率,同时在较高负载时将纹波保持在最小值。另外芯片最高支持250KHz的开关频率,可以适用于驱动GaN功率管

这种控制方式相较于COT控制方式具有更好的THD,噪声控制效果
PFC工作模式
多模式工作模式
IC的控制为了实现在满载和市电电压范围内实现最大效率。PFC开关频率在电压相位上是变化的:在输入电压周期开始时,所需的PFC电流较低,并且PFC开关频率处于最低水平。然后,PFC切换到DCM模式。当所需的PFC电流向输入电压中心增加时,PFC开关频率也会增加,系统会自动进入CCM模式。
单个PWM周期内DCM、QR还是CCM模式由控制回路决定,取决于电压的相位、PFC电流和PFC最小/最大开关频率设置。芯片会根据输出电压的相位计算对于的平均电流,在由所需的平均电流值和用户设定的频率限定来调整Ton时间,从而确定是哪种工作模式满足系统要求。
此外,在DCM和QR循环期间,PFC mosfet总是在mosfet漏极电压振铃的谷值中接通。

DCM/QR 工作模式
当选择DCM/QR模式操作时,运行模式和多模式操作(DCM/QR/CCM)相同。只是在前一次次级脉冲结束(变压器必须去磁化)并且PFC MOSFET上的电压达到最小值时,PFC MOSFET才会开启。为了检测变压器去磁化和PFC MOSFET开关上的最小电压,控制IC持续监控PFC MOSFET两端的电压和通过PFC电路的电流。因此,PFC开关频率可能会降至低于设定的最小频率。
固定开关频率模式
该模式下,开关工作于DCM和CCM。频率固定,可在55kHz至200kHz之间选择。需注意,由于PFC谷检测,实际频率可能与所选值存在偏差。
对于多模式可以更好的应用于宽电压输入应用,兼顾高压段的效率,同时可以最小化低压段所需的电感体积。
PFC采样电阻的取值
确定采样电阻前需要先确定做大输出功率,最小输入电压和PFC工作模式3个前提条件
求最大输入峰值电流Ipk
首先在最小输入电压时的最大输入电流值
I p k = P o V i n m i n × 2 I_{pk}=\frac{P_{o}}{V_{inmin}} \times \sqrt{2} Ipk=VinminPo×2
设定电感电流纹波率。
对于DCM/QR模式,电感电流始终会降为零,其峰值为平均值的2倍。
故得Scaler值
S c a l e r = I p k I a v g = 2 Scaler= \frac{I_{pk}}{I_{avg}}=2 Scaler=I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